事实证明,明初的文官多少还是有些血性的,最起码不至于像赵宋那样。
在得知倭寇再次寇边并且还在嘉兴府一代登陆的消息,满朝上下皆是无比的愤怒,不只是武官,就连文臣都有些忍不住了。
不过当知道此次带队的将会是朱瞻垶这个皇太孙之后,朝堂上一时之间就安静了下来。
其实从心底里来说,朱瞻垶此次率军前去剿灭寇边的倭寇这事儿是不管文臣还是武将都想要看到的。
对于武将来说,皇太孙好武那是最好的事情了,这段时间太子爷时不时地就监国,哪怕是皇上在应天府呆着也经常会把很多的事情都推给太子爷。
但太子爷一向都是跟文官比较亲近,而且还在无形之中有意无意的疏远他们武将,虽然他们也知道这是避嫌,是让皇上安心,但他们还是觉得有些憋屈。
现如今皇太孙好武,而且还是经过正儿八经册封的皇太孙,不仅在北征之中大放异彩,还用什么考成法和替补法治得那些个文官没脾气,这是武将们最想要看到的。
而对于文臣来说,这也是好事儿。
他们一向都是跟太子爷亲近的,前两年因为汉王的关系他们没少觉得憋屈,因为皇上经常表现出看好汉王的意思,这就让他们多少觉得有些忐忑难安。
但现在不一样了,皇太孙可是太子爷的嫡长子,现在经过了正儿八经的册封,那就证明太子爷的地位愈发的稳固了,这对于他们这种亲近太子爷的文官集团自然就是好事儿了。
什么?皇太孙继位之后?那得多久之后了?
这些个文官可没有上帝视角,不知道朱高炽在历史上的命运和生卒年月,他们只知道太子爷才刚过而立之年,还有很多的时间呢。
不过这话也没错,就算是让朱瞻垶来看,他也认为自家老爹还有很多年头好活呢。
有了老爷子的施压,朱瞻垶觉得自家老爹在饮食这方面是绝对不会有什么问题了,等以后再给老爷子吹吹耳边风,让老爹去锻炼锻炼,或许就能让老爹多活两年。
扯远了。
文臣武将虽然都没有发话,但这也在另一方面说明了这件事情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毕竟,虽然没有人支持,但也没有人反对不是?
在这种谁都不说话的时候,那拍板做决定的自然就是皇帝了。
于是,三日之后,朱瞻垶带着柳升以及郑亨,再加上两万五军营将士、一万神机营将士以及火铳一千把、大将军炮三门,于应天府外上新河口出发。
对于一个剿灭不足三百人的倭奴任务,这个阵仗无疑是太过豪华了,但朱瞻垶要做的却并不止于此。
浙江沿海一直抽调备倭军赈灾总不是个事儿,还是需要人手的。
“这不是你第一次带兵了,虽然你在北征之时的带兵多多少少有些儿戏的意思,但也是立下大功的。”
码头上,朱棣难得的穿上了一身冕服,严肃的叮嘱着大孙子朱瞻垶。
“你在北征中取得过首功,将士们是服你的,但这也不代表着你就可以肆意妄为,打仗不是儿戏,要多听听其他将领的意思。”
“倭奴骚扰我大明沿海已经有些年头了,爷爷不指望你能一次性解决倭寇的隐患,这不现实,但最起码,爷爷希望你能在短时间内震住他们。”
“孙儿,定然不负皇爷爷所托!”朱瞻垶身着一身有些不太合身的铠甲,一脸的肃穆。
“好了,时间不早了,登船吧。”
看着大孙子的样子,朱棣的心中多少有些欣慰,摆了摆手示意大孙子该启程了。
朱瞻垶闻言走到了父母的面前,单膝跪地行了个礼,然后就拖着弟弟转身登上了船。
此行,真的算不上是什么打仗。
在三万兵力下,不足三百人的倭奴根本就是不堪一击的,就算朱瞻垶再怎么不懂再怎么胡闹,在一百比一的情况下要是还输了,那他也就没脸活着了。
要知道,土木堡战神虽然号称是带了五十万大军,但实际上也就二十万人,就算是引用《否泰录》中的记载,也就是也先是带了两万骑兵击溃了土木堡战神率领的二十万大军,那也只是十比一罢了。
朱瞻垶看过不少的兵书,虽然只能说是纸上谈兵,但他却不是那个听信太监谗言而忽略武将劝谏的土木堡战神。
更何况,此行还征用了郑和下西洋所用的一些船只。
福船虽然没有,但也足够了。
“感觉怎么样?”站在船头上,看着岸边送行人的身影变得越来越微不可见,朱瞻垶朝着自己的弟弟发问。
“有些奇怪,但又说不上是不好的感觉。”朱瞻基如实的回答了自己哥哥的问题。
“哥,当初你跟随爷爷出征,也是这种感觉吗?”
“那可不一样。”朱瞻垶微微笑了笑,转身背靠着船舷。
“当初我是躲进放置辎重的箱子里才混上了船的,而且爷爷早就知道我混上了船,在船队离开应天港口之后就让人将我藏身的箱子抬到了他老人家面前。”
“所以,我其实是在爷爷的注视下混进了北征的队伍里,当时被当面揭穿,我光顾着尴尬了,哪还有什么别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