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江边,绿树掩影,青砖灰瓦的和平学堂就设在这里。
清晨,蒙童班的孩子们朗朗读书声传出来,新鲜的空气中似乎也弥漫着淡淡的书香气息。
孩子读书的声音清新悦耳,声音顺着宽阔的河面传到更远的地方,听着让人心生喜悦。
学堂周边,住着的人家、以及经过这里的小贩们,都会不自觉的放低声音说话,生怕打扰了这份祥和美好。
曲先生安静的慢慢行走在学堂中,每天清晨听到的书声琅琅,他的心里充实,安逸。
他以前做过某府里的幕僚。后回到和平镇,在自己家里办起私塾,收录想要参加童生试的学生。两年后,曲先生私塾收录的学生们参加童生试,考过的比例比别的私塾要高。第三年,学生们的童生试成绩仍然是比较别的私塾好很多,曲先生和他的私塾名声鹊起,大家都希望孩子能去他的私塾,曲先生也更加被人重视。和平镇上的一众乡绅,为了本镇的孩子们更加出息,有出房子的也有出钱的,纷纷出力支持,把私塾改成和平学堂,搬到和平镇长谢季伯提供的这个大院子里,并且增加了小班。
自然,曲先生就是和平学堂的校长了。
每天早上在学堂里低着头缓缓踱步绕行两圈,曲先生觉得很不错。他在第二进院子里停下脚步。
相比第一进院子里小班的朗朗读书声,第二进院子里是安静的,只有时不时发出翻书的声音,这里是大班的学生们在自学或默读。
十八岁的肖名扬坐在大班的教室里默默的看着手里拿着的书,嘴里微微蠕动似念念有词。被阳光晒的略显棕色的皮肤和身上的青色衣服衬着他的剑眉朗目高挺鼻梁相貌出众。坐在肖名扬后面位置的是十六岁的弟弟肖名飞,他的脸跟哥哥不像,哥哥相貌堂堂显得有点方正,弟弟圆圆的脸上常常带着笑容,眉眼很灵活,是一张酷似他娘的脸。
肖名飞瞟了一眼身旁的位置,姬毅今天又没有来学堂,他的风寒不是已经好了吗?
曲先生轻轻走进大班教室,眼睛扫过坐着用功的十九张熟悉的年轻面孔,在一个空着的位置微不可察的稍稍停了一下,他已经对这个空着的位置习以为常了。
……
阿土伯的小茶棚里,姬毅在面对渡口坐着,面前茶桌上摆着的是他点的老三样,盐焗蚕豆,小酥饼,大碗茶。
叫小苹果的小姑娘自己吃饱喝足了,掏出口袋里准备的小石子,蹲在一边自己玩抓石子游戏。
阿土伯坐在茶棚里面的小灶台前有点发愁,姬少爷每年的秋天、冬天会常常来这里坐着,一坐下大半天,他不怎么说话。只有小苹果喜欢跟阿土伯聊几句天,然后自己蹲在地上玩抓石子。
阿土伯自己猜,这个姬少爷应该是在等人吧,不知道什么人让少爷一直等……
去年,自己家茶棚旁边盖了一间新的茶楼,往来的客人自然都喜欢去新的那家茶楼。那边有新鲜吃食服务好。自己的这个小茶棚,就靠夏天还有一些喝便宜茶的客人勉强维持,现在天气越来越冷了,除了姬少爷,都没有什么人愿意来这个四面透风的小茶棚坐一下了。
眼见越来越没有生意,老伴几次劝自己关了茶棚。这几年,姬少爷经常在这里喝喝茶,坐一坐。虽然他不喜欢说话,却在走的时候贴心的多给自己一些钱。几年下来都处出感情了。我们今年冬天想把这个小茶棚关了,却不好意思跟姬少爷说起。
……
今天是十八日,和平镇的圩日。
因为家里有要照顾的小猪崽和母猪,王氏和小轩小贤留在家里。
肖元带着贝贝来和平镇上赶集。
贝贝今天上身穿着她娘的蓝色底子白色碎花的半旧衣服,配自己的浅色裙子,又让她娘亲把头发给梳了两条辫子,用刘海遮住额头上的伤包,一改平时粉嫩的小模样,陡然显得成熟了许多。
王氏和肖元见到女儿贝贝今天的装扮这么朴素,互看一眼,担心今天是天佑的祭日,贝贝心里还没有放下吗?
贝贝让王氏把陈举人送来的粉色和黄色碎花绸缎布匹拿出来,说要拿去和平镇上换普通的花色棉布,可以多做几套平时穿的衣服,更加实用。
王氏觉得女儿贝贝突然变得有主见多了,话说的也有道理,她没有多说话。默默的把两匹布和自己绣的帕子包好了交给肖元背着。
石塘村距离和平镇上只有两里的路程,步行一两刻钟左右就可以到了。
每次逢赶集日,村里有时间的人都会去走走看看,带着家里的鸡蛋或女人在家里闲着时绣的绣品去镇上卖了,再买或者直接交换回家里的生活用品。
贝贝和肖元在路上走着,从这个方向来和平镇赶集的主要是山尾村的人,石塘村毕竟是人口只有两百来口人的小村,去赶集的人数不算多。
同村的人遇见,他们会和笑着肖元打个招呼,对贝贝却有那么些淡淡的。贝贝丝毫不以为意,淡定自若。
见到村里人对贝贝的态度,肖元本能的反应是更加靠近女儿。贝贝看在眼里,心里对肖元维护自己的心意了然。她笑着对肖元说道:“爹,我们今天要把和平镇逛一圈,看看有什么合适我们家里可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