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木生点头答应下来,五十不算很多,但对村民来说已经不少了。
而且这是一天涨五十,不是一个月涨五十。
这么算下来的话,一个月村民可以多拿到一千五百块。
有些村民勤快能干,身兼两职,白天到仓库或者后山干活,晚上制作羊肉干。
双份工资相加,基本上可以破万。
但凡是能吃苦的,都已经是村里的万元户。
这要是搁以前的双竹村,一个月挣一万,村民想都不敢想。
现在不仅可以想,而且已经实现了。
有些聪明点的村民,主动跟着学习技术,努力争取技术岗位。
一旦成了技术工,工资直接一万五起步,那些技术骨干,听说都有破三万工资的。
村民每当听到这些,都会认定目标,努力的干活学习。
知识改变工资,甭管年级多大,只要愿意学,都能过上舒服踏实的小康生活。
刘婉儿在一旁提给胡林语提了一个小小的建议:“咱们现在日结工资的模式不是很合理,如果可以的话,尽量按照月结流程走。”
“这样的话林语你在财务上可以轻松很多,我这边管理也能少出一些问题。”
“日结工资对你那边有影响?”王木生感到诧异,两人管理的领域不一样,怎么还会牵扯出问题。
“有不小的问题。”刘婉儿坚定的点头。
“说说。”王木生放下碗筷,聚精会神的听着。
胡林语也停下了手中动作。
唯独孙妙可不关心周围的事情,认真的吃着自己的饭。
只要不是天塌地陷,影响不到她吃饭的心情。
刘婉儿站起身,从自己的口袋中掏出早就准备好的纸张。
“这张纸上面写了一些我对日结看法和问题,我大概说一下。”
“首先,日结工资对林语增加了很大的财务工作量,尽管已经购买了打卡设备,可林语每天仍要花四到五个小时核查工资条,对吗?”
胡林语在旁边点头。
确实是这样,电脑可以将每个员工的工资快速计算出来,但是工资发放仍然要她监审。
有设备不代表一定不会出错。
目前设备和人力仍需要结合。
再加上胡林语村委会的会计工作,她依旧有不少工作量要处理。
刘婉儿接着说道:“除此之外,日结工资还造成了仓库的工作人员不稳定。”
“这怎么说?”王木生靠着椅背问起来。
他对生意上的一些人员流动还真没怎么在意过,通常都是林语跟刘婉儿两人处理。
胡林语听她这么说,也有点明悟过来:“木生,工作人员不稳定的问题确实存在,婉儿不说我还真没想过。”
“咱们的生意现在比较红火,吸引了不少年轻人进来。”
“他们的消费观和村里年纪大的人不一样,只要手上有点钱,立刻就会拿去花掉,花完了再回来挣。”刘婉儿对问题的分析犀利透彻。
“时间长了,老是这么来来回回的走动,对一些工作的运转造成很大影响,这也是咱们仓库产量忽高忽低的主要原因。”
王木生摸着下巴沉思起来,这么长时间以来,他真没想过这些。
作为一个甩手掌柜,他是成功的。
但是作为一个老板,他有点不优秀,甚至可以说是不合格。
生意刚起步的时候,使用日结模式,能快速吸引大量村民加入到生意运转中。
当时的情况下日结模式很成功,给了村民一颗定心丸,大家能踏踏实实干活。
现在村里的生意早已不再是当初的稚嫩雏形,许多规定必须完善,这样才能稳定的走下去。
“我还没说完,需要继续吗?”刘婉儿看着沉思的王木生询问道。
说好听点,她们只是高级管理层,提问题可以,但是最终把控权在王木生手里。
这点刘婉儿很清楚,所以问题能否解决,得看王木生的态度和想法。
“你接着说。”王木生摆手让她继续。
“据我对仓库和猕猴桃山林的生意规模了解,咱们每日的现金流应该很大。”
刘婉儿让人佩服的地方永远在于她超出常人的商业思路。
这不,她又为王木生想了一个挣钱的方式。
“如果咱们使用工资月结模式,林语掌管的现金流有很大发挥空间。”
“我们可以把这笔钱拿去投资,提高收益,这样能将我们的利益最大化。”
这确实是个挣钱的好方向,几人不约而同的点头赞同。
王木生听完,仍然有几个问题在他心中困扰:“咱们先说月结模式,再谈投资的事情。”
“目前来讲,村民已经习惯日结模式,而且绝大部分村民就是冲着日结工资来的。”
“他们觉得干完活拿钱最踏实,而且这也是我们的一大特色。”
刘婉儿明白王木生的担忧:“你是怕村民不能接受月结,造成较大的人员变动是吗?”
“说到我心坎上了。”王木生重重点头。
别看这姑娘平常闲人一个,啥也不干却能拿最高的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