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二朝屋子里的大公鸡看了过去。
果然,这三个家伙,长的比之前又壮了许多,毛色油光水滑的,看上去,就像是披了缎子一样。
再想想刘老四的媳妇那干巴巴的样子,满脸的褶子。
你呀,也给婶子弄点好的补补身子,本侯这次回来,带了些鱼翅,回头你去家里拿些回来,让保剧那小子教教你怎么做。
刘老四大喜,乐的都不行了:嘿嘿,那老头子就替家里的谢侯爷赏!
转了一圈,整个四进的院子里养的鸡加一起,快有上千只了。
从刚出壳的,到四五斤重的都有。
刘老四很得瑟:之前咱们这的鸡,最多只能长到三斤重,现在这四五斤都是平常了。
而且,吃的多,长的快。
方二点了点头:继续干,忙不过来就去庄子上找人帮手,本侯出钱。
刘老四连连点头。
从刘老四家出来,方二又去了老马头家里。
那一千亩的玻璃大棚中,种的棉花已经全部收完了,现在就只剩了一片空棚。
得亏大棚离工坊稍远一些,不然的话,那火药坊爆炸的冲击力,非把上面扣的玻璃全震碎了不可。
到老马头家的时候,这老家伙正带着一伙庄户剥棉花,把上面的棉绒全部用手撕下来,种子一粒粒的收好放在桶里。
哟!忙着呢?
老马听到方二的声音,连忙起身迎了过来。
侯爷来了?这不是棉花都收了么,老头子闲着没啥事,就看看怎么把里面的种子弄出来。
方二走过去仔细的看了一眼,剥的倒是干净,就是太慢了。
这一群几十人,一中午了才弄了一小桶,其他桶里都是空的。
这是剥了几天了?
老马笑着说道:今天是第三天,一共剥出来了有百十斤棉种。
这效率有些感人。
方二想了想,便说道:弄上几包棉花送到技校去,回头我看能不能弄个脱籽的机器出来。
老马大喜:这个好,侯爷出马,肯定没问题。
说完了棉花,方二又问起庄子上种的红薯。
侯爷,那红薯是真高产啊,就那百十亩地,产了好几十万斤,都仓库里了,您要不要去看看?
方二点了点头。
老马走在前面,带着方向朝粮仓那边走去。
就是堆放麦种的那个粮仓,到了地方后,方二放眼看过去,果然这粮仓比着之前又多了几间。
老马和禁卫打了招呼后,上前打开了库门。
一走进去,方二就闻到了一股泥土的气息。
一包包的红薯,全部用麻袋装着,堆放在一起。
看到这里,方二摇了摇头。
老马,红薯不能这么放,得挖地窑才行,不然的话,等再过一段时间,天冷下来就全部冻坏掉了。
那样的话,到了明年,就无法再种了。
老马被吓了一跳,连忙说道:老头子明天就找人挖地窑。
方二走上前,伸出手去拎红薯袋子,拎了两下没拎动。
便走到门口,叫了两个禁卫过来。
侯爷,您吩咐?
方二指了指红薯:给本侯弄一袋子送家里去。
说完,从怀里摸了一块银子扔了过去。
禁卫开心的接过银子,二人合力抬起一袋红薯就往外走。
让老马去往技校送棉花,方二便跟在禁卫后面朝方宅走去。
到了家,小青看到红薯很好奇:少爷,这就是今年地里种出来的东西?
方二点了点头:嗯,去把保剧叫过来,让他弄点你们没吃过的。
小青诶的一声,便跑灶房叫人去了。
等到李保剧过来,方二指着红薯说道。
几个做法,一个是洗干净了,切块,和小米一起煮粥。
再一个,就是蒸和烤。
还有,蒸出来后可以直接吃,也可以加点白糖打成泥样,团成丸子样放到油锅里去炸。
李保剧拍了拍胸脯:侯爷放心,晚上肯定弄好了。
说完,便喊来了苏风和他一起,把红薯抬进了灶房。
白糖家里是不缺的,上次换了整整三袋,都是二十五公斤的那种。
柴月看着那被抬走的红薯说道:郎君,不是说要留着明年做种子的吗?
方二嘿嘿一笑:沈阳那边,加上家里的,一共收了几百万斤,当种子都用不完,没事,放心吃。
当种子用不完是肯定的,因为地里还要种主粮,不可能全拿来种红薯。
而且是第一年大面积推广,可以想象,肯定会有许多的百姓不相信。
到了晚上,一桌子红薯宴摆的整整齐齐的。
金黄香浓的小米红薯粥、蒸红薯、还有焦黄流糖的烤红薯。
最后端上来的就是一盆儿油炸红薯丸子。
方二夹起一个丸子先试了试。
外焦里嫩,味道甜而不腻,不由的向李保剧竖起了大拇指。
然后,给柴月儿夹了一个:来,月儿尝尝。
月儿好奇的接过来送入口中,只是稍稍咀嚼了两下。
两只眼睛就眯成了月牙样,又香又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