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营的整顿的喧闹,慢慢的过去。
大家都把注意力盯上三法司如何会审勋臣皇亲国戚身上。
几天后,在都察院的英国公张之极回家了。
但事情没有完。
所有人的目光都放在了三法司会审之上。
但是大明正报一件事情又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大明正报开始举办了读者来信的栏目,承诺会将一些评论京营弊端读者来信刊登出来。
这一下子,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尤其是士子、读书人、基层官员等,有了杨名抒发心中抱负的平台,一时之间评论如雪片般的涌向大明正报。
报纸上的评论越来越多,越来越尖锐,也更加的吸引人们和百姓的注意和关注。
……
辽东。
大兴堡。
这理戒备森严,所有的兵马如临大敌。
建州派来的和议使者国史院大学士刚林骑在马上,看着眼前的大兴堡,心中想起了明朝官员对这一地点的选择说法:“地处偏僻,清静,不会泄露两方行程和和议之事。”
他对这些旁支末梢倒是无所谓,最着急的是尽快谈起来,提出自己的条件,看看对方的反应,尽快达到自己的目的。
尤其是建州最需要的互通贸易,进行互市。
现在大明完全停了朝鲜的贸易,而大清早就和大明断绝了贸易往来。
而仅有的借用喀喇沁蒙古诸部与大明的互市通道,现在也因喀喇沁等漠南蒙古诸部的投明,也是断绝了。
他这一段时间,心里越来越觉着大明变得不一样了。
他对大明的了解很深,在建州,他是笔帖式,专门翻译汉文资料,十分了解明廷的运作方式。
比如他本来认为大明绝不会和大清等和议,出乎意料的是,竟然发生了。
还有大明的军队实力也有了不小的变化。
哪怕他知道大明对战自己一方八旗的只有周大虎一部,但是对方官位越升越高,必然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假以时日,大明朝廷恐怕会发生质的变化,那样对大清来说,就是灭顶之灾,不可接受。
还有很多的迹象,
。表明大明正在变强。
和议对大明有利,但是对大清同样的重要。
也许会让大明没有了大清的威胁,会集中辽东兵马会剿国内流贼,从而平定内乱,专门对付大清。
但他和大汗,无比自信自己不怕明廷剿平流贼反过来对付自己,大清有了互市、赔款岁币的机会,定会大幅改善境内物资疲乏的状况,经济好转,就能练成更多的精锐兵马,时机一到,拿下中原之地,犹如手到擒来。
历史可鉴,宋辽澶渊之盟之后,孱弱的汉人,军事上还不是扶不起的阿斗,烂泥扶不上墙。
汉人懦弱,就是给与时间,也不用担忧。
大清拿下辽东,连败明军,那时大明万历、天启年间还没有流贼,结果又怎么样呢?
唯一可虑就是周大虎此人练兵带兵有方。
不过,大明官制死板,大小相制,就是身为一镇总兵官,也带不了多少兵马。
以一人一部对八旗兵马,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迎接刚林的是新上任不久的辽东宁前兵备道邱民仰。
这次他将代表大明与建虏接触,谈判。
临行前他翻阅了不少有关辽东的资料和有关战事的经过。
并将朝廷的底线熟读于心,牢记脑中。
同时他深知朝廷有大量反对和议的官员,但他知道朝廷同意和议的良苦用心。
利用建虏和议要价太高之条件,打消部分官员和建虏和议想法,一心备战。当然,如果建虏不要钱粮的话,朝廷可以和其休兵罢战,互开贸易。
借此和议,团结大明官民,让所有大明的官民知道建虏的条件,从而死心,一心为敌。
现在他时时接到朝廷的塘报,密切关注朝廷事务,刚刚他得知,陛下已经任命大明最有战力的周将军整顿京营,这个休息令他很是振奋。
京营的弊端自土木堡之变后,完全迸发,愈加严重,到现在,所有官员都知道哪些弊端,但是没有人敢于革新除弊,京营是一个炸药桶,皇帝和百官都深深地忌惮而不敢有所妄动。
周将军战功赫赫,京营这个火
。药桶,只有他能镇住。
他很欣慰,大明正在改变,越来越好。
等过一段时间,大明定会再次强盛起来。
刚林是汉文翻译,也会一些汉语,两方使者一见面,各自通报了自己身份和官职,刚林心中有所不满。
他是大清的內史院的大学士,而对方只是一个宁前兵备道。
只不过自己大汗已经同意了去国号帝位这等最重的事情,可见大汗对和议的迫切心情,他也不想为了这一件小事就影响了和议之事。
两人各自以自己的礼节行礼后,寒暄了一下,就各自带了两人,双方六人开始了谈判。
双方一开场,就直接亮明了各自的先决条件。
邱民仰首先道:“奉我大明皇帝陛下旨意,如要和谈,先去国号、帝位,如无你家部王亲自回书答复,敬请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