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试锋> 第六百二十六章 外藩蒙古编旗扎萨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二十六章 外藩蒙古编旗扎萨克(1 / 3)

更麻烦的是,在最后出关回归的时候,有整整超过六千满蒙勇士被明军全歼,没有逃回一个人。

这等惊天大事,可是自他父汗开始,从来没有的重大的军事损失。

大清新建,正是士气正旺的时候,民心期待也是正高,如果这个消息传出,将会意味着什么,不言自明。

如果消息全部都公开,这次证明过程中,大清有近万人战死,将会发生什么?

万家哭嚎,人心震荡,更会使依附自己的外藩蒙古各部,开始离心离德,汉军旗也会三心二意起来。

可是,只能包住火吗?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大军回归,亲人相见,一切都会知道。

捂不住的。

现在他皇太极只想把事情消息往后再拖一拖,了解情况后,再出一些对策,将不利的事情,将影响和人心浮动减小到最小。

皇太极看向走向自己方向的阿济格等一干人。

几人走到皇太极跟前,脸色沉重,带着一丝羞愧之色,齐齐跪在皇太极面前,正准备请罪,却突然被皇太极打断道:“诸位幸苦,此次征战南朝诸位劳苦功高,一路奔波回来,本汗一切都看在眼里,有事回宫再讲。”

阿济格突然警醒,抬头看了看四周迎接的诸位王公大臣,明白了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赶紧回应道:“臣弟遵旨。”

皇太极压着性子,又强颜欢笑的接见了一些征战的将领后,又下旨赏给了将士们一些酒肉、绫罗绸缎、金银币后,便早早的回转回宫了。

天快黑的时候,阿济格、阿巴泰、超品公杨古利三人来到了清宁宫向皇太极请罪。

清宁宫中。

皇太极脸色阴沉的看着跪在他面前的三人。

沉默半天后,皇太极看着手中的人员伤亡报告,怒气勃发,严声斥道:“此次证明,朕多次对你们叮嘱,行军打仗要谨慎,你们这是把我的话都当成了耳旁风了吗?整整伤亡了近万人,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对于新立的大清,近万人死亡,这些还都是老兵战兵,堪称精锐之师,已经占了大清的总兵力的十分之一。

这可并不是一件小事。

严格地说,对于人口稀小的大清来讲,已经是伤筋动骨了。

他皇太极怎能不生气?怎能无动于衷?

但随后听了三人的详细汇报后,心中的怒气反而是下去了。

他摆摆手让三人退下后,独自一人静静的思考问题,不让人过来打搅他。

听了刚才三人的汇报,他心中反而平静了。

为什么?

因为他知道了明军取胜的原因,更是知道了明军取胜,全是因了一个人。

就是他一者关注的那个周大虎。

大明地域广大,人口众多,出一名妖孽般的人物,也是正常,在他看来并不意外。

大明有很多的人才,这些人都是人之龙凤,只是明廷气数已尽,皇帝昏聩无能,大臣们个个党争不断,自私自利,门户之见严重,有再多的人才,也出不来。

只是他没有想到对方成长的这么快,明廷也将其提拔了上来,还担任了要职。

现在,清军吃了大亏,全是因为这个周大虎和其所领的军队有关。

但是,他知道了这个结论后,心中却是放下心来。

大明那么广大,人口那么众多,现在靠一名将领一支精锐支撑作战,又能发挥出多大作用?

一花独放不是春。

大明的文武制度他很是了解,想做事的人很多,但是挑刺的人更多。不光如此,大明的那一套制衡的官僚体系,平时不显,但在如今兵荒马乱的时期,却是成为了一些忠孝报国、敢于勇于任事的官员的最大阻力和强大的掣肘。

尤其是大明的武将,得不到朝廷的信任,文官指挥、宦官监督,几乎就是一把刀子而已。且兵权分散,互不隶属,互相掣肘,一个总兵自己手中平常时期,所带的本部兵马只有数千人,这些兵马能有多大能力?

不过从现在看来,周大虎所带的兵马超过了万人,但对方不可能担任总督等这样的文官官职。

那么现在对方当的官职,究竟是何职务?

这需要派出一些探子去专门打听。

大明只靠一个将领一支军队打仗,只有一个周大虎,大清何惧?

想想这些,皇太极的眉头终于舒展一些。

只是大清这次出兵证明,损失这么大,一旦公开之后,估计百姓们又是家家户户戴孝,哭声一片了。

想到这些他就头疼。

这一讯息一公布,依附的外藩蒙古,也有可能心生异心,甚至蠢蠢欲动。

尤其是喀喇沁和土默特四旗,被明军端了老巢,这将大大打击外藩蒙古对大清的忠心。他心里清楚蒙古各部是因为无奈才依附了大清,而其中的主要的因素,还是怕大清的武力锋锐杀伐。

一场吃亏小败,会引起很多麻烦事。

不错,皇太极定义这次征明乃是最后一步小败。

他考虑了一下。

依附的外藩蒙古各部实行牛录制,编旗扎萨克的工作等必须立即进行了。

还有大清需要一场大胜,来鼓舞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