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一听,万丹伟征心中大吃一惊,这是……眼前的这位少将军也是不相信明廷吗?
如此积攒实力,是为何意呢?
随即他甩甩头,不去想那么多。自己知道眼前的将军很有实力,也很有野心,不会为朝廷拿捏就行了。
万丹伟征放心了。
如果真是这样,他倒是可以全心全力依附对方,到时候水涨船高,自己和部落虽会有大的付出,但也定会有大收益。
万丹伟征右手抚胸,郑重的说道:“大帅对卑职真心真意,万丹伟征怎敢不真心真意而对?我万丹伟征以长生天的名义在此立誓,大帅真心对我,我亦真心对待大帅一片诚心,愿为大帅牵马坠蹬,效忠大帅,永不背叛,如违此誓,长生天不佑。立誓人,喀喇沁塔布囊万丹伟征。大明崇祯九年八月二十八日于冷口。”
周大虎上前一步,拉着万丹伟征的手道:“我,宣大山西三镇提督周大虎也在此向苍天立誓,只要塔布囊万丹伟征效忠大明,不背叛,我周大虎愿和喀喇沁塔布囊万丹伟征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绝不加害。立誓人,宣大山西三镇提督周大虎。大明崇祯九年八月二十八日于冷口。”
完成了这个双方立誓后,二人才算是真正的合在了一起,成为一体。
立誓不是主要的,但也是重要的,通过了这个仪式,二人表明了心迹和实力,确定了关系,会少很多猜疑,而多一份信任。
周大虎也是放下一颗心,解决了一个问题,心中也是更有信心打好这一场埋伏战。
只是能赢多少,不在自己,而在那两个人手中。
总监军高起潜……提督来援兵马总兵官祖大寿。
周大虎摇摇头,不想这么多,和万丹伟征一起,重新回到军帐之中,商量着埋伏清军的各种隐蔽方法,以及兵力的部署安排,出击的时机,配合、胜负等各种意外反应等事,一应事物考虑的面面俱到,直到半夜,才定下全部计划。
第二天一大早,周大虎留下六千人马,由王来贺担任主将、周文郁、混天王陈应金、王辅臣、谢仁贵为副将,执行具体的伏击任务。
而周大虎则带着两千多兵马和一千多蒙古骑兵,和一干书吏,万丹伟征、茅元仪等人,驰向冷口关。
……
冷口关。
关城上,兵马已经处于战时状态,周大虎等人兵马一出现,就被关城上的瞭哨官兵发现了。随即就是一阵急促的战鼓报警声,大批的冷口关城内官兵慌乱的涌出,抽刀举枪搭弦拉弓,临阵以待。
冷口关守将崔秉德也急匆匆的,从关城南门来到北门,瞭望远处驰来的大批兵马。
随着的兵马越来越靠近,他大概估算了一下过来的兵马,约有四千余人左右。
这个人数还好,还能持城凭借坚固的关城固守迎战一番。
如果人再多一些,他就得求援了。
这些天,他一直把重心放在南门,严密的防着大明境内的清军从自己这里出关。
如今,有兵马从草原上过来,肯定就是清军了。如此一来,这大概是清军接应的兵马,想想,他的头都觉着大了。
这时,瞭望的哨兵报告,有十几骑兵马靠近过来。
催秉德远远望去,果然有十几骑飞速的奔驰过来。
“没有本将的军令,不得擅动。”
他想看看对方派人过来想说什么。
不过按他对清军的了解,对方说的话他也能猜出来。无外乎是要人投降否则大军破城鸡犬不留等威胁恐吓的话语。
催秉德静静的站在关城城墙上,等着对方的骑兵使者过来。
骑马带队过来的是茅元仪和柳敬亭二人。
茅元仪本来就是幕僚型的人员,善于沟通和出谋划策,能言善辩。
而柳敬亭,是说书的,更是有口舌之才。在原有的历史上,柳敬亭关心朝政,一心报国,投效左良玉,多次帮助左良玉处理对外事务,号称柳将军。
这一次,二人对这趟差事,很是兴奋,因为这是二人在周大虎底下第一次出去办事。
那怕是很简单的联系的事情。
很简单,但也是有一定的危险。
危险主要来自他们二人从草原方向而来,很容易引起误会。大明这十几年来,就没有大军出征过草原,因此对守关的边军来说,从边外过来的兵马就是敌军。
十几人距离关城百丈之处停下。
关城上的催秉德看见十几人骑马来到了关城之下,仔细一看竟然还穿着大明的军服,面目也是汉人的模样,不由得心中生气,暗骂一声狗汉奸。
“来着何人?这是冷口关,军事重地,不得靠近。”崔秉德在关城上大声喝道。
关城下的茅元仪和柳敬亭二人一听,看见是一位将领模样的人在问话,就立即大声回道:“我等乃是信使,有重要的事情找冷口关守将。”
崔秉德听着只皱眉头:“找自己的?他可没有话和对方说什么。”
他略微一想,大声道:“我家将军不见鞑子,请回吧。”
茅元仪和柳敬亭二人相视一眼,神色之间略为尴尬。
二人并不想暴露身份,要为其后的伏击之战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