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有几个败兵追了过去,有人带头,接着更多的败兵甚至两手空空的也追了上去。
他们是因为逃跑时,丢盔弃甲扔了手中的兵器,只为了跑得快一点。
要问后悔吗?
当然不后悔。因为他们还活着。
兵器没有了再捡,盔甲等没有了,再抢就行了。
这里到处是战场,还怕捡不到兵器盔甲等物?
就是真的捡不到,随军摸尸呐喊也行。
……
熊山骑在马上,放马奔驰,追上一个,一板斧一斧子劈死一个,丝毫不停留,又快马加鞭追击前面的几个建虏。
其他的骑兵也是如此,不取军功首级、不取刀兵盔甲,不取任何死去建虏的钱货,只是埋头追击,不停地砍杀追上的敌兵。
此战一直追到长安岭堡,也没有停歇,继续向前追杀快到了雕鹗堡才缓缓停下。
而攻击的雕鹗堡的建虏也停了下来不再攻城。
双方即刻之间开始兵马对峙。
谁也不敢妄动。
一脸震撼和带着不可思议表情的正蓝旗昂邦章京阿山,此时一脸满头大汗,喘着粗气,心有余悸,很是后怕。
这股明军是又奸又凶,悍不畏死,先是设下埋伏(他听底下将领说是遭到了埋伏),接着以多打少追着他打。
差一点就被对方俘虏了。
现在他是和自己在雕鹗堡的兵马汇合,以及正黄旗的巴牙喇蠹章京谭泰的及时来援,才稳定了阵脚。
阿山抹了一把头上的虚汗,暗道一声侥幸。
可是,他想不明白,明军怎么这么强?这不对劲啊。
远处谭泰已经骑着马前出了不少,观察敌军到底是哪部分的。
知彼知己,才能有所筹划而胜之。
他看着对面的大旗,距离有点远,他看的不太清楚。
“来人,派一名汉军的兵马去看一看对面大蠹旗上写的是什么?”
一名汉军被派了出来,不一会就报告道,“回主子,上面写着虎翼军三个大字。”
“虎翼军吗?……”谭泰沉吟了片刻,嘴中小声嘟囔着,“虎翼军……周大虎……”
随即他双眼一睁,大声道,“这是周大虎的兵马。”
随即脸色阴沉无比,身体有些晃动。
一旁的正蓝旗昂邦章京阿山却是一脸茫然,周大虎是谁?难道是追击自己的带队官军将领?难道他有什么大本事?
阿山确实是不太清楚。崇祯七年、崇祯八年连续入塞大明宣大山西等地,阿山皆是留守沈阳或者出战山海关等地,没有参加。
而吃亏的皇太极和多尔衮等人,回返辽东后,严密的封锁了吃亏的消息,以免人心动荡不利自己统治。
所以阿山听了周大虎的名字,是一头雾水。
“今夜严加防守,谨防明军夜里偷袭。明天一早,大军回返延庆州,与其他十八旗汇合,兵发昌平,那里是大明皇帝的历代陵寝,明军必然来救,则可伏击歼灭之。”
谭泰建议道。
阿山刚才问了周大虎的情况,心中是十分震惊,那是一只可以和他们野战的一支兵马,何况刚刚他就败在人家手中,他也不想再战了。
这次大汗出发时有所交代,攻城能攻则攻,不能攻则绕道而走。进兵时多“慎始怠终”,应引以为戒。
既然情况不明,战之难胜,三十六计走为上。
正篮和正黄两旗带兵主将,马上达成了协议,明日一早就走。
……
长安岭堡守备站在那里,静静地等候着他十分陌生的提镇三镇的周大帅。
到现在都有些不敢相信,建虏被打败了。还是一路被追杀数十里的大败令他有些不敢相信,但事实就发生在他眼前。
不过听闻后,他心中很是解气。
他倒是很期盼见一见对方,到底是什么样的大帅、
长安岭堡是长安千户所的驻地。
长安岭明初称丰峪驿,于明永乐九年(1412年)筑城池定名长安驿。
正统初年(1436年)都督杨洪石筑城墙高三丈,城楼四座,置城门两座,南门称“迎恩”,北门称“拱寰”,因城堡筑于长安岭上,取名长安岭城。
周大虎在下午天快黑的时候,到达了长安岭堡。
简单的迎接后,周大虎和梁廷栋并排进入了堡中。
看着一些破烂的城墙,周大虎凝目转身看着监军梁廷栋。
“你别看我,老夫接任宣大山西总督不过半年,了解情况就用了三个月,各军堡情况都不乐观,钱粮不继,老夫也没有办法。”
他又看向此堡的守备,再看看那些贫穷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军户,有些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来。
有些话他不忍心再加以责备。
他和梁廷栋接见了几位守城英勇的军兵,发了一些奖赏,又和几位守城将领寒暄了几句,便回住处休息去了。
塘报已经来报,大胜一场夺回来牛羊驴骡等物数百头,解救百姓一百多人,斩杀俘虏建虏一千多人。首战得胜,这很是不错。具体的稍后再报。
但周大虎却高兴不起来。
他记得,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