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了半天,在众人的注视中,毛玉开口道,“指挥同知毛玉支持大人的革新除弊,愿意退回多用的屯田,和卫中军籍的家丁。”说完躬身一礼,然后缓缓退回到自己座位上。
周大虎深深看了一眼坐下的毛玉,起身道,“毛玉指挥同知深明大义,不计自身得失,一心为公,令人感佩。本指挥使代表彰德卫全体旗军,感佩毛同知之大义。”
解决好毛玉后,周大虎面向大厅中众卫所官员,大声说道,“现在朝廷内忧外患,正是用兵之时,也是我辈男儿立功的难逢之际,建虏一颗人头就是银子五十两,或者是升一级世袭。建虏也不是三头六臂,也和我们一样都是一样的人,可杀、可俘,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现在林县就有上百建虏俘虏在那里做苦工,难道这样的建虏可怕吗?”
“一点都不可怕,可是为什么建虏屡战屡胜?因为建虏军纪严明,上下一心并且有钱都把银子用到了打仗上,这就是不同。”
“此次革新除弊的目标就是要彰德卫的所有军户能够温饱,卫所粮饷能够自给自足,卫所旗兵都能够得到充分训练,并且人人都能披甲,使彰德卫在这兵荒马乱之中不仅能够自保,还能有余力为朝廷效力,为自己立功受赏,甚至世袭公爵,也不是不可能。”
“本指挥使言尽于此,不管大家听进去我的话有多少,但是敢有任何人不听命令,或者是听令后阳奉阴违,丑话讲到前面,到时候别怪我军法处置弄死你。”
“好了,现在散会,屯田清丈事宜由经历司宋时宋大人全权负责,宋大人是我心腹和最倚重的幕僚,全权代表我处理卫中事宜,我不在卫中他就代表我,谁敢不听令行事,别怪我不客气。”
周大虎环视了一眼大厅中的众人,直接迈步回转后堂,剩下的事都交给了宋时处理,官场上的交际来往还是由专业的人来做,自己是不合适的。
在卫署府后堂休息了一阵子后,终于等来了宋时。屋中周大虎二人都是有话要说,但各自坐定后,一时陷入了沉默。
半天之后,宋时首先开口道,“大人是不是觉着我的建议有些柔弱,不够刚硬?”
周大虎点点头,缓声说道,“有些。”
宋时沉默了一下,看着周大虎问道,“大人的目标和理想是什么?有何打算?不知道大人的具体想法和目标、理想等,属下的意见恐怕难以完全契合大人的想法。”
屋中只有二人,周大虎想了想便肃声而道,“宋先生,武职最高做到什么地步?”
这个问题很简单,在大明以文驭武,武职的天花板就放在那里,很简单,但既然大人问了,他还是答道,“实权一镇总兵而已,虚衔五军都督府正一品都督,再上就是世爵伯、侯、公,世爵非大军功不封。世爵也只是一种待遇而已,并不是事权。”
周大虎点头,叹了一声,道,“那些都督虚衔和世爵封妻荫子我也不在乎,在这乱世中实权最是重要,也不过就是一镇总兵而已,可这不是我最终的目的,现在我已是加副将衔,实权一路参将,只要能打胜仗,一镇总兵还远吗?”
宋时两眼一凝,轻声问道,“大人可有什么想法?”
“想法……”周大虎笑了笑,随即脸色一肃而道,“我想出将入相。”
“轰”的一声,宋时有些心神不稳,犹如晴天霹雳震得他有些身形不稳,这简直是异想天开,“出将入相”这在过去是有过,还有不少例子,不过是文人有一定地位,再去领兵,而后又入相,如,宋朝范仲淹(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参知政事)、文彦博、隋朝高颎(大将军、宰相),三国蜀汉诸葛亮等等,都是先是文臣,后领兵闻名后世,皆是文武全才,其后处境也是平安。
而武将再入相着,最让人想起的皆是曹丞相——曹操。当然还有许多下场不是太好的,如战国的吴起,汉朝的韩信封大将军、左丞相,这些人的下场都是不好。
当然也有下场好的善始善终,名声留史的,如唐朝的李靖,封大将军、尚书右仆射,当然最近的还是本朝的征虏大将军、右丞相徐达,可是之后再没有武将有如此地位者,其后更是大小左右相制,以文驭武,现在想成为徐达一般,已是不可能了。
宋时摇摇头道,“大人知道朝廷的现实,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虽然不是固有定例,但绝大多数都是如此,除非大人军功盖世,犹如东汉末年曹操功高盖主,不过真到了那一步,入相不入相,也就不重要了。”
周大虎摆摆手,道,“我不想做曹操,只是深感我朝文武经纬分明,对现在的朝局有些不适应,尤其是想革新除弊,实在是太难了。”
“拿我举例,我想清屯充饷,可侵占屯田的不只是卫所武官,还有当地的士绅豪强以及一些农户、甚至有王府庄田牵涉其中,这就不是我一个卫指挥使武官可以解决的。”
周大虎呵呵一笑,道,“现在朝廷对局势还是掌控之中,说这些还是太远,这也不过是我之理想,是我努力的方向而已,听听就好。”
周大虎想起了建虏崇祯十七年入关后的人事任命,由于建虏并没有充足的文官之才使用,而派出了大量的原大明投降武将充当巡抚、和总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