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易之将在丞相府发生的事告诉郑颖,郑颖虽然气,但是也没办法,就算揭过了。
一个月后,第二次科举考试在帝丘召开,此次录取了三千余人,成为历届科举中录取最多的一次。
由于第一届只录取三人,成为录取人数最少的一届;而第二届录取三千,成为最多的一届。于是人们都感叹:真任性!
之所以录取这么多人,完全是万弘的意思,他说官员需求量大,多录取些做准备。
再加上此次题目也算简单,所以稍微有些文采的,都被录取了。
随后,万弘调集各地训练的大军分别进入胡岩,方圆和津南。
然后召集全国各地驻守的将领来到帝丘,一起讨论出兵计划。
武将们聚集在一间空荡荡的房间里,这里没有桌椅,只有一个巨大的沙盘。
“上次一别,我等两三年未见,实在是想的紧啊!”胡劽对着文援说道。
“呵呵,我比不得胡将军,真妃娘娘可是生了两个皇子,而我,算不得外戚。谁不知道,现在大燧三大家族可是皇后的郑家,你们胡家,还有敏妃娘娘的刘家,而其中你们郑家才是势力最大的。”文援酸酸的说道。
“欸~话不可这么说,谁不知道文将军才是拥立陛下的大功臣,一直受陛下信任。”胡劽故意说道。
文援连番犯错,早已经被踢出权力中心,胡劽故意刺激他,就是想让他离开应仲良,转到他们胡家来。
“哼!”文援一听这个,不由的来气。
他都被踢出权力中心了,胡劽还故意揭他短,所以对胡劽就讨厌起来,不再理他。
不一会儿,应仲良和万弘一起来了。
“此次是军事会议,只有武将参加。讨论的东西,想必都已经知晓。此次会议除了会议过后不得说出去之外,没有其他要求,大家畅所欲言,将你们心中的北伐计划说出来。我们要规划一条最可靠的北伐线路。”万弘说道。
“臣等明白。”众武将连连点头。
“由于我们是两面开战,所以有个主次之分,都说说主攻哪个,次攻哪个。”万弘说道。
“末将以为主攻周国,次攻梁国。”邓子隆迫不及待的说道。
“理由!”万弘打个哈欠。
“周国强而梁国弱,主攻周国可以灭调强敌,而使梁国不敢动手,那么……”邓子隆还想阐述自己的意见。
“住嘴!都说了两面开战,意思就是我们要同时对周、梁两国开战,不存在梁国不敢动手的情况。”万弘打断道。
“你的意思是两面开战,而不是一边牵制一边进攻么?”邓子隆咽了口口水。
“对!现在明白了?其他人有什么意见?”万弘懒得听邓子隆的话,直接问道。
“两面开战,考虑良多,这……”胡劽还想就地分析一下。
敢情胡劽想的也和邓子隆差不多。
“注意问题,我问的是主攻哪国!不要给我偏题。”万弘再次打断。
一时间,房间里响起了讨论声,明显是在针对各国情况进行分析。
“陛下,看见了么,思前想后,顾虑多多。”万弘摇着头对着应仲良说道。
“丞相心里有计划了,干嘛还问他们?”应仲良说道。
“两路进攻,那就需要两个主将,我带一路,另一路也需要人。不这么问,哪知道哪个人能用,哪个人不能用?”万弘说道。
虽然万弘准备让赵符领兵,但是赵符资历不够,又跟自己是师徒关系,直接任命怕其他人不服,自己也想看看赵符对北伐的想法,所以才召集全国将领,到这里商讨。
“可惜了陈文广啊!”应仲良又想起了陈文广。
因为万弘说过,有陈文广就可以实现三年灭梁,五年亡周这个目标。而且那时候,是燧国刚刚稳定的时候!
而如今,燧国实力上了一个台阶,却无法完成这个目标,还要在这里讨论选人。
“陈文广太刚烈了,可惜是应天的人。唉~”万弘也感叹道。
“丞相,你看他们,有谁可用?”应仲良问道。
“可用者,无外乎吴跃楼、赵符两人罢了。可惜吴跃楼,我相信你用着也不放心吧?”万弘看着应仲良。
“是,虽然你让朕封他做大将军,可是,他毕竟是应天的表兄弟,朕不敢信啊!”应仲良摇摇头。
“嗯,所以说,慢慢看吧!”万弘望着场上的将军们。
“赵符,可堪大用?”应仲良问道。
“缺些火候,不过,比我好点,单纯论战术这一块。但是比陈文广差远了,也比吴跃楼有所不如。”万弘说道。
“比周、梁两国主将呢?”应仲良问道。
“梁国祖龙无幽,他是没法比了;周国要看是谁了,若是古继渊,五五开;若是袁昶,不好说,我也没和他交过手。”万弘说道。
“吴跃楼,可惜了。”应仲良说道。
“可惜?呵呵!”万弘笑而不语。
其实万弘觉得吴跃楼是可以用的,只不过应仲良太疑心,不肯用罢了。所以吴跃楼才会只当大将军,却没有任何兵马可以带。
“丞相,不知这次北伐,把握有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