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呀呀......果然是命吗?啧啧啧,好险我早就已经布置得差不多了。〞沐云在知道确切的情报以后,不由得一脸无奈地感叹道。
前文曾提过,大汉帝国的五胡乱华特殊历史剧情展开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大汉帝国邻近的胡族必须在五个含以上。
在五胡乱华特殊历史剧情的判定中,满足这个条件的胡族共有七个,即:匈奴、氐、羌、鲜卑、乌桓、高句骊和西南夷(南蛮)。
氐族早在《帝望》第三年就被沐云给灭了,羌族在接下来的平羌之战中,能蹦跶的时间也没剩多久了,等沐云将羌族给收拾掉,满足条件的胡族也就只剩下匈奴、鲜卑、乌桓、高句骊和西南夷(南蛮)五个了。
这时,沐云只要使使手腕,想让乌桓彻底内附根本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如此一来,沐云就能轻而易举地把五胡乱华这个特殊历史剧情给掐灭掉。
只不过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有人触发了五胡乱华特殊历史剧情的前置任务!
在说到五胡乱华这个特殊历史剧情以前,我们得先提到一个人──匈奴的老上单于。
老上单于,挛鞮氏,名稽粥,匈奴单于,冒顿单于之子。
老上单于稽粥在位时,曾攻打月氏并杀了月氏王,还将月氏王的颅骨作为首爵,占据全部河西地区。
凭借塞外的地理优势,看准了汉军无法远追匈奴,故而对大汉帝国采取【敌休我袭,敌进我遁】的游击政策,发起一些十分突然性的骚扰、入侵、掠夺,使大汉帝国在防守上疲于奔命,每次整顿好兵力求战匈奴,匈奴就带着既得的掠夺品逃回塞外,使汉军求战不得。
其中,最大规模的一次是汉文帝十四年冬天,老上单于挥兵直抵彭阳,其先锋人马火焚大汉回中宫,远哨铁骑逼近长安。汉文帝大怒,当即部署反击,以中尉周舍、郎中令张武为将军,遣大军驻守长安旁以备应战匈奴。
此外,汉文帝拜昌侯卢卿为上郡将军,宁侯魏漱为北地将军,隆虑侯周灶为陇西将军,东阳侯张相如为大将军,成侯董赤为前将军,大发车骑往击匈奴。内史栾布亦为将军。
老上单于胆怯,畏惧汉兵人数,避不敢战,不敢与汉军进行正面决战。留塞内月余后遁逃,汉军追出塞外后就撤军了,不能有所杀。
此后数年之间,匈奴又连年入侵,偷袭抢掠云中、辽东二郡,每年被杀掠人口数以万计,而大汉帝国却只能无奈地透过和亲及岁贡来安抚匈奴。
老上单于在接受大汉帝国的讲和以后,两国才以长城边塞为界互不侵扰。直到老上单于稽粥病逝,由他的儿子军臣单于即位,这才重启了匈奴帝国与大汉帝国的战事。
老上单于稽粥在位十四年,这期间匈奴军事上空前强大,西面击走月氏,平定了西域;南方屡破大汉帝国,使大汉帝国无计可施。政治上也相对团结,没有发生内部矛盾。
若说冒顿单于奠定了匈奴崛起的根基,老上单于便是一举将匈奴推上帝国层级的那个人。
一句【非汉即胡】,就能知道老上单于的气魄与手腕。
在说到五胡乱华这个特殊历史剧情以前,为什么要提到老上单于呢?因为他所遗留下来的,置于他汗帐上的金鹰!
在老上单于死后,其子军臣单于继位,于汉文帝在位时,派兵入侵大汉帝国的上郡及云中,然后在汉景帝即位后,两国恢复了和亲关系。
汉武帝继位后,先放弃对匈奴的和亲政策,后设计诱使军臣单于入马邑,打算以预先布置的三十余万汉军围捕单于,单于中计,亲自率领十万骑兵南下,可是未入马邑已经生疑,派兵捕得汉雁门尉史,尉史把大汉帝国的计谋说了出来,单于撤退,此后汉匈关系破裂。
此后,大汉帝国攻占河套地,设朔方郡。汉元朔三年冬天,军臣单于死,其弟伊稚斜自立为单于。军臣单于太子于单逃入汉境投降,大汉帝国封他为涉安侯,数月后去世。
不得不说,伊稚斜单于确实有几分能耐,只可惜与老上单于差得有点大,面对的又是卫青和霍去病这种级别的存在,只能被打得节节败退。
最后,在前冠军侯霍去病长途奔袭中大败,不仅因此而迁到更偏远的地方,匈奴帝国的体制也因此而崩毁,从帝国层次跌了下来,成就了霍去病封狼居胥的伟业。
老上单于所遗留下来的,置于他汗帐上的金鹰,也因此成了大汉帝国此役的战利品。
作为将匈奴推上帝国层次的老上单于,其汗帐上的金鹰便如大汉帝国的玉玺一般,凝聚着匈奴帝国的气运,虽然不是全部,却也十分地可观。
也正因为金鹰落入大汉帝国之手,匈奴才会就此衰弱下来,不复当初之鼎盛,而大汉帝国也透过镇压金鹰,得到了对胡族的强大压制能力,造就了所谓的【一汉抵五胡】的战绩。
然而,镇压金鹰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每当大汉帝国的气运降至低谷时,被镇压的金鹰便会开始反抗,甚至借此反过头来影响大汉帝国的气运,使大汉帝国的边疆问题层出不穷。
要不是后冠军侯窦宪后来彻底地将匈奴击溃,在立下燕然勒石的事迹之际,也打散了匈奴的大半气运,使金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