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传,大阿哥胤禔长得颇为俊美,并且为人性格耿直,因此得了“直王”的头衔。
也正是这位直王将太子给拉下了马,给了其他兄弟们争夺储位的机会,而他自己则因为施展魇镇之术被夺去了爵位,遭到了圈禁。
魇镇主要是“祈祷”别人倒霉,但本质上和埋小木人没什么不同,也是很适合栽赃嫁祸的。
满清传到康熙这一代,对于中原的巫术已经很忌讳了,尤其康熙老了。
大阿哥一点都不像康熙,反而像是满清政权在关外的场景——愚昧粗狂,他年仅十八岁就跟着伯父福全出征葛尔丹,可能康熙希望他多学学福全。
可惜大阿哥领悟不到,又或者他不甘心当大将军王,一定要跟太子拼个鱼死网破。
这其中与纳兰明珠不无关系,大阿哥和太子的储位之争背后也有明党、索党之间的争斗在里面。
大婚之后皇子们就要搬出皇宫,在外面的王府生活。换成民间就是儿子们各自都成家了,但爹最后要跟一个儿子生活在一起,这个儿子会继承爹留下的一切,尤其是老宅,逢年过节兄弟们还要在一起在老宅聚聚。
别人家里热热闹闹、家庭和睦的样子很让人羡慕,康熙五十年的时候举办了一次千叟宴,这些老人全是给康熙庆祝六十大寿的。千叟宴摆了一个月,从三月初一摆到了三月二十五,在最后一天的宴会上康熙让年满10岁,不及20岁的宗室子孙代其敬酒。儿子要是省心、孝顺,这种和人划拳、喝酒的事他们倒是可以干。
划拳的时候四阿哥这样高雅的人是比不过耗爽能喝的大阿哥的,而大阿哥又比不过很会做人的八阿哥,太子是以后要继承大统的人,谁敢和他划拳?
大的不去只能让小的去,万幸的是按照关外的习俗十几岁会喝酒不是什么大问题,喝烈酒还能御寒。
儿子大了,他要结交什么人,以什么方式结交都不是父亲能管得住的,尤其他们还在外面有属于自己的房子。
至少在顺治、康熙年间不曾听说有“粘杆处”这样类似锦衣卫的特务组织,康熙练习布库时认识的那些小伙伴主要还是参与了清理鳌拜,索额图就是其中的一员。
王亶望被查出了贪腐后,他的家产被充公,一些珍宝被打包送往京城内务府。
在入库之前乾隆要亲自看看,命人开箱,然而随着箱子一个一个被打开,乾隆的表情越来越古怪,后来他找人要来了账册,翻了一会儿后暴怒。
王亶望有两样宝贝,一个是成对的玉花瓶,另一个是一座玉山子,都是由整块的玉雕刻而成,尤其是后者,被雕刻成了蓬莱仙境,上面有仙人松树,但是这些抄家所获的赃物里没有。
乾隆命巡视河工的阿桂和福长安调查,很快就查出来闽浙总督陈辉祖居然见财起意,将王亶望所搜罗的宝物调包了,玉花瓶和玉山子都在他那儿。
陈辉祖当然难逃一死,不过皇帝是怎么知道王亶望有一座玉山的?浙江距离BJ也挺远的。
人们想起了乾隆三十三年,为了调查叫魂案那些隶属于织造府的眼线,以及捕风捉影般的“粘杆处”,陈祖辉不知道这些,以为自己做得神不知鬼不觉。
其实在甘肃爆发“灾情”,需要捐粮赈济的时候,乾隆就派人去甘肃的粮仓查过,看看是否属实。但王亶望却让人在底下垫了木板,这样从表面上看,粮食是满仓的。相比起王亶望的科场舞弊,乾隆更担心的是整个督查系统的失灵。如果按照大清律例,甘肃全省从七品以上的官员几乎都要掉脑袋,整个甘肃的行政都要瘫痪,出了那么大的事御史居然不知道?
于敏中是汉臣里担当首揆最久的,担当过上书房教习,教导皇子皇孙,当甘肃上书恢复捐监的时候于敏中担当户部上书。王亶望事发时他已经入贤良祠了,事发后他的牌位被移了出来。
这一事件导致乾隆四十七年的科举变得格外的严,正巧被举人给遇上了。这一次考的不是八股文,而是试贴诗,写这个不只是要熟读四书五经,还要会历代经、史、子、集中的佳句、名句、故事、史实,以及前人的诗句等等。如果说八股文是一个小池塘,那么试贴诗则是汪洋大海,无边无际,这样的考题通常只有皇帝能出,而考生必须博学又专精,否则题目都不知道说的什么。
考试的格式也变了,改成试贴诗是在头场试艺的后面,试贴诗的后面是《性理》,以前试帖诗是在试艺的后面。
之前尼克在十三行商人家里被人问萧皇后吟《十香词》是表达什么意思属于试艺,考的是古代史,但回答这种问题不能用八股文,而是要用律诗,换成举人会这么回答:
宫室奢华舞升平,朝纲不正义难尽。轻信谗言埋忧患,开胸可取比干心。
比干是商纣王父亲帝乙给他留下的托孤大臣,曾经谏言纣王不要那么荒淫,后来纣王听信谗言,暴怒下把比干的心给掏了出来观看。
这是不是萧观音表达的意思已经不重要了,十香词里也有讲“开胸探取颤酥香”的,乾隆三十年有人在考卷上引用了《西厢记》都落榜了。
乾隆四十七年的试贴诗考题是“天临海镜”,整个考场只有十六个人知道题目的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