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身边总是不缺少这种人,早在乾隆即位初年,江南织造、两淮盐政就在假借朝廷之名,在民间广求美女,甚至强买,手段之卑劣实在让人不耻。这使得乾隆自己庭寄,表明自己自幼读书,深知清心寡欲的好处,而且在位三年以来先居丧,从未放逸云云。
然而乾隆对于外官送来的女子也并没有很抗拒,等他三年居丧时间满了,江宁织造海保立刻送了两个江南女子和一个戏班子。
这些女子都不是从选秀这种正规渠道进入宫廷的,同样她们消失的时候也悄然无声。顺治皇帝身边也不少这种人,而且当时满清才刚入关,还留了不少游牧民族的习俗,就连多尔衮也娶过孝庄太后。
这件事是宫里的忌讳,没人敢明着说,却是人尽皆知的“秘密”。一个寡妇带着六岁的儿子在豺狼虎豹的环伺下生存艰难,有时不得不作出一些拖鞋,不过福临却一点都理解他的娘,相比之下他更亲近他的乳母李氏。
顺治皇帝从小贪玩,也没有谁能真得管得住他,博尔济吉特在蒙古语的意思是“蓝眼睛”,这支家族是成吉思汗的后代,一开始他们不是满族八旗之一。
小皇后也是娇生惯养长大的,两位“主子”凑在一起活脱脱就是汉武帝和陈阿娇。顺治皇帝不喜欢有龙虎气的蒙古女人,换了一个同样博尔济吉特的皇后依旧不喜欢,可能是因为他喜欢董鄂氏那种柔顺婉约,有汉族韵味的女子,很多满族男人都是这样的,董鄂妃的娘也是汉族,所以她也嫁不到上三旗里面,更别说和科尔沁的博尔济吉特相比了。
如果董鄂氏是江宁织造等进献的女子,也不至于闹出这么大的风波,关键是她那时已经嫁人了,索伦部是一个小部族,但生性强悍,作战英勇,被编入布特哈八旗。
因为骁勇善战,这一旗阵亡较多,又因为喜好酗酒,不喜欢驻防的生活方式,所以人丁也不旺,但他们这一支部落很被人尊敬,不少人还在军队任职。
留给董鄂氏丈夫只有两条路,要么忍,要么死,他动手杀皇帝的话不仅会被满门抄斩,还有可能波及部族,最后他忧郁而死,顺治皇帝只让董鄂氏为他守了27天的寡,就把她接进宫里了。
顺治帝喜欢董鄂妃,不仅仅是提高她的位份,让她迅速成为贵妃,还把以前所有的恶习全改了,有的父母管束不了自己的儿子,觉得找个媳妇可以管得住,也不是没有任何依据的。
可是孝庄太后不喜欢董鄂氏,这已经不是说谁的对错的问题了,后来母子两人商量了个规矩,然后就有了选秀制度,这样皇帝喜欢的女子可以率先留下,旗人不可私下婚配,省得再出同样的事。
到了乾隆五年,这条规矩被再次重申,理论上十七岁的女子不再参加选秀,但没有经过阅选的旗人女子二十岁之前不能私自娉嫁,那一年的闽浙总督德沛上了一个折子,请求皇帝允许他十七岁的儿子娶两广总督马尔泰的女儿,但是马尔泰的女儿还没有参加过选秀……
乾隆把闽浙总督招到了京城,他要当面唾骂德沛一番,还振振有词得列了三个理由,不是为了自己充实后宫,不是为了拆散别人的姻缘,而是这是规矩,不是皇家的责任,而且拖个三年女方也不过十六七岁,并不耽误她的终生云云。
选秀这件事归户部管,因为秀女坐车的钱要户部支付,官宦人家的自己有马车,旗丁则要雇马车。太监们其实在这件事上面得不到什么好处,有一个职分,名叫“姥姥”,她们是生育过的妇女,同时也是接生婆,太医不方便给嫔妃把脉,致于悬丝诊脉……还不如培养一个会把脉的接生婆,中医除了把脉,望闻问也能诊断出大概的病情。
她们人数不多,但基本上拿钱最多的就是她们,不只是内务府要给,毕竟就算秀女们不被皇帝选上,她们也要再嫁的,留下一个“恶疾”的档案,这才叫耽误终生。
董鄂妃其实并不是那么“绝色”,反正顺治就是喜欢她,她死了不久,乳母李氏也死了,再加上董鄂妃和他生的儿子也死了,一时间他万念俱灰,终日寻思着遁入空门。
如果他只是出家还好,关键是他还写了一道圣旨,让三十名太监和宫女给董鄂妃陪葬,一时之间宫里“哀鸿遍野”,孝庄太后也允许了,因为死的基本上都是董鄂妃宫里的那些人,于是大家又都不嚎了。
这时候还有人聊前朝的事,朱元璋驾崩的时候,那些妃子们都“人殉”了,唐朝的后妃,如武则天则被送到感业寺出家为尼,清朝的这些嫔妃在皇帝死后怎么安排呢?
此时宫里的很多人都是前朝留下的,尤其是太监,他们也知道想再和司礼监掌印太监、厂公那么权势滔天是不可能的了,但他们除了皇宫还能去哪儿呢?
折腾完了宫里人,顺治帝又开始折腾宫外的人,先是追封董鄂妃为皇后,这样就要举行国丧了。所有亲王以下,满汉四品以上官员,公主王妃以下命妇,都要到景运门内为董鄂妃哭陵,皇帝缀朝五日,把孝庄太后气得心绞痛都发作了。
早期顺治帝受汤若望等西方传教士影响,后来汤若望死了,顺治就开始亲近和尚,有个和尚法号憨璞性聪,福建人,有次顺治帝去海会寺,正好憨璞性聪也在那里挂单,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