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财政上的这些问题,被洪承畴这一通乱拳三言两语就对症下药说的差不多了,内容无非就是开源节流,只不过这个代价有点大,估计要有一批人人头落地!
其实要查损耗这件事是很容易的,刑部的人只需要乔装打扮,搭上这些漕船走一个过程就全清楚了。漕船也能搭客商,只需要交银子,这是很常见的,根本就不会提防!
崇祯看向李侍问:“这件事你不清楚吧?”
李侍问哪里敢说自己是知道的,每年漕运衙门都会孝敬一笔银子,大家都心知肚明。你糊里糊涂的送我糊里糊涂的收,都不会言明的。其实大家都明白是怎么回事,漕运衙门又不生银子,银子肯定是在流转中生出来的。大家拿的心安理得,因为每个人心中都在邪恶的猜测,你们拿的肯定比我们还要多!
“皇上,臣真的不知道!”
“不知道就好,你别通风报信啊,一旦被朕查到你在中间捣鬼,你也不会有好下场!”
“不敢不敢!”
李侍问可不敢保证下面的人会不会把他供出来,但是至少他现在是不会承认的,现在承认现在就进大牢。真想不到当大明的户部尚书风险是这么大,朝廷最大的财神爷就连贪墨点银子都要法办。好在所有拿的银子都没有留下凭证,先否认了再说。原来是想找皇上拿盐引亏空怎么办主意的,自己好把责任卸掉,哪里知道拐了几十个弯最后要查到自己户部头上。当户部尚书也已经有两年了,如果这中间出了什么问题,自己不光是推不掉就连替死鬼都找不到,无论户部各级贪了多少银子自己就是最大的冤大头。
洪承畴放了这么一大通话,基本上解决了大明目前的危机。但这只不过是一个方案,还需要人来完善,这件事当然交给了内阁,要落实这些事情,涉及到兵部、户部、吏部和刑部,还有大理寺、御史台、锦衣卫,大部分需要范复粹去落实。
李侍问很后悔,当初那些油水部门分银子的时候,为什么不考虑给洪承畴一份,不然他今天也不会说出这一番话来,可是现在无论做什么都已经来不及了。
其实即便是李侍问当初想这么做,下面的人也不会听他的。洪承畴虽然是个文官,这些年来一直在镇压流寇的第1线,他们这些贪官早就把他划入了武官一类。武人是大家所看不起,他们怎么可能给洪承畴分银子!
出了皇宫,李侍问觉得自己全身冷汗都把衣服湿透了。更糟糕的是这件事他没人可商量,通风报信更是不敢。一旦被发现了,不光是自己人头要落地,连整个家族都要遭受牵连,一切只能听天由命!
既然来了北京,洪承畴就准备住几天,京里还有一些事情等待他处理,哪知道仅仅到了第2天,皇宫里就传出了消息,让他即刻马上去面圣。
洪承畴怪异的想到,难道又有大事要发生?每次崇祯宣召,都不是好事情,自己就是个救火队员,到处灭火,到处打补丁。他是个喜欢思考的人,九边经过他的整肃已经稳定了下来,襄阳按照他的分析暂时是不会向大明进攻的,他们现在正在坐山观虎斗,静看大明内部乱成一团糟,西南方向朝廷已经管不到了,即便是再出大乱子,也只能任其发展了。他想了半天好像跟自己分管的事情搭不上边,至于内阁六部自己的问题,洪承畴也不想多过问了,昨天在皇上小书房里自己的那一番话,如果传了出去,记恨自己的人不少,他也不想再多拉仇恨了!
洪承畴想破了头,也想不出如今的天下已经崩坏到了这个程度,已经没有什么再好坏的了。
既然想不明白,那就别想了,去了自然就知道了。
当洪承畴一进到崇祯的小书房,只见崇祯脸色苍白,人好像都在发抖,又好像呆了,见了洪承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一看到这种情况,洪承畴也不跪了,跪了人家也不知道,他直接上前就问:“皇上发生了什么事情?”
崇祯就像被人用锤子敲了一下,这才缓过神来:“亨九,你来了,出大事了!辽东急报,清军向锦州进攻,已经包围了锦州城,我们大明的大劫要到了!”
说完人就瘫坐在椅子上。
洪承畴乍一听到这个消息人也是一愣,这不可能啊,清军前年受到了重创,这是100%已经确定了的。满八旗的战斗力,现在只剩下全盛时期的3/5,而且又少了蒙八旗这个帮凶。自从他整顿九边之后,走私往大清的物资已经非常稀少了,山西的晋商被他抓的抓,杀的杀,基本上已经没有通敌的商人了。大清现在的物资短缺比以往任何一年都严重,特别是粮食。唯一的走私通道,那就是海上,那个数量也非常有限。还有一个不确定因素就是祖大寿,但是兵部那边对辽东的粮食供应,已经不是像从前那样要多少给多少了,而是根据兵员的数量进行限制,他拿不出更多的粮食走私。
皇太极据说病得很严重,还有一个更大的要素,大明的防守力量主要就放在辽东,也就是宁锦一线。大明把那里建设成了一个堡垒,成了一块硬骨头。清军前几次入关,都是绕过了宁锦防线和山海关,从长城的正面进入大明的,他们也知道打宁锦防线得不偿失。自从袁崇焕、孙承宗经营宁锦防线以来,大凌河之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