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其他类型>明末自由行> 第 117 章 第115章,被人惦记上了(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17 章 第115章,被人惦记上了(三)(1 / 3)

两个女人各选了10首自己中意的歌,虽然各花了2000两银子,但都不觉得吃亏,双方约好了时间,派人过来学。

两个人都心满意足,临走的时候,花姐突然对喻梅萍说:“喻姑娘,我看你们酒店里的女孩子的眼睫毛都弄过的吧?这么长,这个法子你能教教吗?我愿意出钱,我也想给我们的姑娘打扮打扮。”

虽然拉睫毛这件事,喻梅萍当时是急中生智,现在看来效果还不错,但是还要改进一下,因为还容易脱色,这样的妆很难保留长久:“拉长眼睫毛的事,暂时我不能告诉你们,不过你们别急,我在城西买了一块地正在盖房子,盖好房子,迎宾楼要搬过去,我准备在那里建成一条街,除了酒店还有许多商铺,一部分出租,一部分自己留着用,拉睫毛的东西,和女人用的化妆品,我会开出铺子来卖,到时候你们去买就可以了!”

花姐想了一想,大惊失色道:“原来城西正在建的那一片工地都是姑娘你的?”

喻梅萍点了点头:“那里都是我的产业,我还会开服饰店,开商行,女人要用的东西有不少,你们用的胭脂口红太差了,到时候去我那里买吧,这些店陆陆续续开出来,大概还需要四五个月吧!”

这下花姐对眼前这个小姑娘真的刮目相看了,她刚才没说谎,这真是个不缺钱的主,那一大片地方,光土地和建房子就要几十万两,在上面开店还要投钱,这得有多大的本钱啊?

两个女人满意的走了,看着喻夏欲想开口的样子,喻梅萍拍了拍她的肩:“知道你要问什么?但暂时你别问,我这么做自有我的道理!”

现在喻梅萍和喻家的关系已经定下来了,又有了两个强大的后台,所以城西这边的事,她就不想再瞒着了,该让人知道的时候就要让人知道。

自从喻梅萍到了这个世界,她的心路历程也是一折三曲,当知道眼下是崇祯7年的时候,她的脑子里只想到了一个字,逃!因为这是个乱世。但是当她发现神农谷以及自己的一些随身用品,她就觉得不对了,特别是那十几个U盘,根本就不是她的东西。这些东西的出现,喻梅萍开始有了新的想法,但是这些想法还不成熟,她是准备一点一点的按照这些想法来实现。喻梅萍的直觉,自己所做的那些梦不像是梦,而像是思维被人控制了一样。如果是这样,那么自己这趟穿越,就不是简简单单的出了个车祸,被炸身亡这种荒唐的理由来到这里的,肯定是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控制,为什么来到这个时间点?她想过许许多多的假设,开始是以为想挽救大明,不过从眼前的情况来看,大明已是苟延残喘,病入膏肓,没救了!

大明王朝已经不行了,改朝换代已是必然的事,按照历史的进程,入主中原应该是满人,满人也是中华民族56个民族之一,这场改朝换代也不过是中华民族内部的纷争,是中华内部民族矛盾,喻梅萍完全可以置身事外,现在的问题是满清代表的并不是先进的生产力,无论是社会制度还是生产关系,他都要远远落后于中原。人们常说中国是百年积弱,其实岂止是百年,整整300多年。中国就是从明末开始快速的走下坡路的,上一个世纪欧洲就已经开始了大航海时代,殖民掠夺虽然是不好听的词语,但确实加快了西方工业化的进程。第1次工业浪潮诞生了蒸汽机,第2次诞生了内燃机,直至近代,第3次工业浪潮把电子计算机工业推到了前台,而中国却是闭关锁国搞内斗,所谓的康乾盛世,不过是个笑话,清朝人关起门来,自娱自乐罢了。

大明王朝的灭亡,与其怪满清入关,李自成造反,还不如说是这个幼稚不靠谱的皇帝和满朝文武联合起来把自己搞垮的,大明朝最后一次中兴的机会,是大明万历年间,张居正担任首辅的时代。那时候军事上有戚继光,张居正锐意改革,他已经看清了大明的弊端,土地兼并是王朝覆灭的根本原因。朱元璋是个没有文化的人,夺取政权后他为了巩固自己的王朝,制定了许多不靠谱的政策,而且规定后代不能改动,这是祖制。比如建立军户制(军户制本身没什么问题,但是你建了以后要监督,不监督,连军垦农场都不如),滥印钞票(大明宝钞连废纸都不如),给官员制定极低的薪奉(官员如果不贪,他没法活下去),造成了一个不能与时俱进的政权。

张居正实行一条鞭法,让全国所有该交税的人都要交税,充盈国库,这个举动受到了所有既得利益阶层的反扑,最后功败垂亡。历史上所有对土地进行改革的改革家个人下场都不大好,比如商鞅,再比如晁错。但是他们宁可死也要把改革给完成,这些人给后人都带来了受益,商鞅变法造就了秦始皇统一六国,晁错削地成就了文景之治。然而张居正失败了,而且死后还不得安宁,被人挖出来鞭尸,明朝中兴最后的希望也就破灭了。

这是从宏观方面说,眼前的形势,留给喻梅萍的时间只有10年不到,不过这些时间已经足够了。喻梅萍虽然是女孩子,她也不喜欢打打杀杀的,她本人也不会亲自去上战场,但是打造一支具有比较先进武器的军队的能力她却是有的,这点自信并不是她有什么金手指,而是她可以很自豪的说她是瓯海人的女儿,瓯海人的创造能力举世无双。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