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下午,陈锦亮带着戴溪云参观了阳光幼儿园,初春的阳光驱除着残冬的寒冷。
陈锦亮和戴溪云并肩坐在滑滑梯的过道里,静静享受着俩人相互喜欢的愉悦之情。
陈校长,你一个大男人怎么热衷于办幼儿教育?戴溪云有点好奇地问。
陈锦亮沉默了一会儿,没有直接回答戴溪云提出的问题,而是给戴溪云讲了一个他小时候闹着要上幼儿园的事。
1985年的一个冬日,陈锦亮出生在距离c市40公里的陈家湾。陈家湾有三十多户人家,两百多年前都是一家人。因此,日常生活中,一村人按辈分来称呼彼此,有时二十几岁的小伙子称呼七八十岁的老人为哥哥,是常有的事。
陈景亮四岁多的时候还没有上幼儿园,不是他不想上,而是村子里的适龄幼儿要上幼儿园,必须到十几里外的镇中心幼儿园去才能上学。家长们考虑到孩子太小,加之路途有点远,每天接送不方便,因此,都把自家的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带。老人们有时三五个聚在一起玩"福禄寿上大人"的长牌,娃娃们每天围着爷爷奶奶们转,有些娃娃竟然把长牌上的二十四个字认全了,他们的爷爷奶奶还在人前人后一个劲儿地夸自己的孙子聪明呢。
夏日的一天,村里来了一个城里的五岁女娃琪琪,她的母亲是陈家湾的女儿,这次回娘家是来农村消夏的。
天晴的日子,琪琪会坐在外婆屋前的一棵老树下画画。琪琪画的画可好看了,有外婆家的老屋、猫、狗,还有追逐小鸡小鸭的小朋友。
老树下还有村里的一些老太太,她们看着琪琪会写会画的,对琪琪赞不绝口。琪琪的外婆听了这些赞美自家孙女的话,高兴得笑着合不拢嘴,还一个劲地要琪琪给奶奶们表演一个节目。琪琪也很大方,说跳就跳,有时还边唱边跳,村里的娃娃们看得目不转睛。
陈锦亮见琪琪会写会画会跳舞的,他也要学这些,每天跟着爸妈闹。陈锦亮的父亲陈耀东和母亲李琴琴都是大龄晚婚农村人,他俩心疼儿子,幼儿园秋季开学时,陈耀东给儿子在镇中心幼儿园报了名。从此,陈锦亮的父亲每天大清早骑着自行车送儿子去十几里外的幼儿园上学,下午四点骑着自行车去接儿子,有时干农活离不开身,妻子李琴琴就去接儿子。
秋去冬来,深冬的一天,早上的天空阴沉沉的,陈耀东看天色不对,就和儿子商量不要去幼儿园上学了。可陈锦亮想着幼儿园里有很多小朋友可以一起做游戏,可以唱歌可以跳舞,他坚决要去上学,陈耀东只好答应了。
陈耀东吃过午饭,天空完全黑了下来,他顿觉不妙,骑着自行车就往幼儿园赶。刚出村,鹅毛大雪就铺天盖地而来,陈耀东在大雪里拼命地骑行,他看不清远处,视线里全是飘飞的大雪。
很快,田野白了,马路也白了,路面的坑坑洼洼全被大雪填平了。啪,哎哟,陈耀东的车子冲进了路面一个坑洼,由于车子前轮突然受了阻,车头紧跟着一歪,陈耀东连人带车摔在了雪地里。
陈耀东直觉得右膝盖很疼,他艰难地从地上爬起来,发现右腿裤已破了一个洞。扶起自行车,自行车的前轮已断了两根钢丝,自行车的车链子已断了。陈耀东眼见自行车没法骑了,只好推着车子走。
陈耀东到了幼儿园的时候,学校静悄悄的。小班教室里只有儿子和宋老师,宋老师说中午的时候,家长们已把他们的孩子接回家了,看见陈耀东狼狈的样子和裤腿上的破洞,宋老师知道他摔了跤,便关心地问他要不要去医院看看。陈锦亮摇了摇头说,农村人天天在泥地里摸爬滚打的,摔跤是常有的事,不要紧的。
陈耀东和儿子从学校出来的时候,地上的雪已没过了脚背。雪还在下,陈耀东把儿子书包里备用的衣服拿出来包裹了儿子的头,只露出小小的脸。然后把儿子放在车后座上,父子俩就走进了大雪里。
一路上,陈锦亮看着满天飘飞的雪花,高兴得哇哇地叫着,有时还用手去接雪花。到家的时候,天都黑了下来,李琴琴知道丈夫摔跤后,感到了后怕,如果当时儿子也坐在车上,后果不堪设想。她对老公说,儿子今后就不要上幼儿园了,只要儿子健健康康的,比什么都强。
第二天一早,陈锦亮要去上学,可陈耀东说什么也不送儿子去上幼儿园了。陈锦亮哭闹了几天,见毫无作用,也就又在家和爷爷奶奶一起玩了。
每年夏天,琪琪都会来外婆家玩几天,她的衣着、谈吐都有着城里孩子的骄傲。小小的陈锦亮,只能仰视着琪琪。
老人们感叹,还是城里的娃娃好呀,从小就能享受到良好的教育。看看村里的娃娃们都五六岁了,还没上过学堂,更不用说读书写字了。
小时候的这段记忆,不时地刺激着陈锦亮,什么时候农村的孩子也能像城里的孩子那样在家门口上幼儿园呢。
现在,他已和信子在城里办了一所幼儿园。今后,他要把连锁幼儿园开到乡村里去。
戴溪云听了陈锦亮的这段故事,了解到陈锦亮是个有思想、有志向的人,对他是既敬又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