彗星事件还没有结束,这边又爆了徐缙事件。
朝野一片哗然。
整个事情的发生让人很是意外。徐缙愚蠢的交给了张璁一个很大的把柄,一个让自己置于死地的把柄。张璁可不是善男信女,相信什么做事情留一线。相反张璁算是一个较为“刻薄”的人。
可不惯着你。
第二天就把徐缙的信和银票送到了都察院。
事情直接公开。
这种事情实在是太罕见。
就算是政敌之间,都很少会发生这种事情。第一是徐缙太愚蠢,哪里有这样明晃晃的给“敌人”自己把柄的。就算张璁这一次没有公开,但把柄落入了张璁手中,以后要杀要剐都在张璁一念之下。
这个和自杀没什么区别。
徐缙简直是蠢死了。
第二是张璁实在是不安规矩出牌。
在政坛上,除非是你死我活的关系,要不然做什么事情都是留一份余地。因为这个年代的官员,哪一个也不是说单枪匹马闯江湖的。能够入官场的背后都有一个家族。
就算是家族实力差的,那也是耕读家族。要么家里是小地主,要么他们宗族在地方是个颇有实力的家族。真正的贫民家族是不可能出来读书人的,因为根本供不起读书人,也拿不出考科举的路费。
这样的家族,会一直重视后代教育。后辈子弟当中,会一直出现读书人。谁也不敢保证他们未来的成就。这要是在官场上下死手,未来谁也不知道会不会受到反噬。
冤冤相报何时了。
所以不管在政坛上打斗的多厉害,最后都是会彼此留个脸面。
但张璁这一次却不一样。
直接把徐缙给钉死在了耻辱柱上。徐缙出身清贵,多年一直在翰林院和礼部,是朝廷闻名的清贵之臣,甚至算是清流。他们这些清贵之臣,最看重的就是名声,就是脸面。以为对于他们来说名声就是一切。
他们不像是其他朝中大臣那样,拥有足够的政绩。像张璁、桂萼他们,虽然受到不受诟病,但他们的政绩在那里,是谁也无法否认的。而徐缙这样的清贵大臣,他们能够在官场上生存,能够在仕途上有所作为,靠的就是良好的名声。有了名声,就算是一时之间仕途不得意,或者被贬官,但依旧有起复的机会。包括他们的后人,他们的宗族子弟,都会受到这种名声的好处。可是一旦没有了名声,他们这些没有政绩的官员,仕途就真的毁了。甚至以名声为主的清贵人家,整个家族都会受到牵连。因为除了名声,这些大臣也没有别的什么东西。
徐缙现在就是如此。
名声扫地。
吏部左侍郎不要说,能不能继续呆在官场都是一个问题。徐缙的愚蠢,徐缙的胆小,徐缙的“贪婪”,都暴露无遗。甚至很多人都怀疑,徐缙哪里有这么多钱,一定是贪污的。反正名声坏了之后,所有人看徐缙,觉得徐缙一切一切都是坏的。当然打击更大的是,徐缙此次事情直接影响了他们家族的声誉。就算以后他的后人有不错的才华,但背着这样的家族名声,在官场上一定会举步维艰。
张璁做的实在是太狠。
而且此事开始有了连锁反应。
徐缙栽进去之后,被都察院关押的那些官员有些挺不住了。虽然徐缙是因为想要贿赂张璁出事情的。但大家都知道,徐缙之所以想要贿赂张璁,就是因为“彗星”弹劾事件让他慌不择路。
依旧是“彗星”弹劾事件的延续。
被都察院关押的官员怎么可能不紧张。
因此有人开始攀咬。
此次这么多人弹劾张璁他们,虽然有一些人只是因为看不惯张璁他们,所以借着“彗星”事情出手。还有一些是看到别人都弹劾,所以跟着弹劾。
但第一天开始弹劾张璁他们的,可不是自发的。
是有过联系的。
他们平时就抨击张璁他们。张璁的孔子祭祀改革,桂萼的“一条鞭法”,都得罪了太多人。正好出现了“彗星”,他们就利用了这个机会。开始的行为,的确是讨论过的。
这就是串联。
为了减轻罪名,他们开始把人供出来。
甚至他们供出来的人,不仅仅是和他们“合谋”的。就连平常在一起抨击张璁他们的官员,也被他们拱了出来。就像是后世评价很高的所谓“四铁御史”冯恩,在都察院的询问当中,也说出了“同党”。
都察院询问冯恩,除了让他供出此次事件的主谋之外,而且给冯恩定下了罪名。那就是上言大臣德政。你一个监察御史,竟然在奏章当中,对于朝廷重臣都做了评论。作为一个监察御史,你骂上面的朝廷重臣事情不大,但你吹捧一些朝廷重臣,那事情就大了。在古代歌颂朝廷重臣可不是小事情。
因为历史上有过汉代吏民上书歌颂王莽的事情,所以朝廷是明令禁止“上言大臣德政”。若是真的按照“上言大臣德政”的罪名处理冯恩,那可是死罪。
都察院询问冯恩,很多朝廷重臣的事情,你是怎么知道的?
冯恩没顶住。
表示河东巡盐御史宋邦辅跟他说起京师时政与诸大臣得失,自己只是把宋邦辅的话写了进去。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