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渐晚,已经来到了黄昏。
李信和李武也早就离开了平安镇。
这次因为目标明确,所以两个人的调查,反而没有花费太多时间在无用功上面。每次行动和走访,都有着准确的目标人物或者地点。
回城的路途已经走过了大半,此时眼看着城门就到了面前。
经过了一下午的走访调查,李信了解了很多东西,甚至可以说比上午的收获还要多。
比如姚班主。
下午李信找到了那几个请姚班主吃饭的人,经过对他们的逐一询问,了解到一些事情。
总体来说,跟上午姚班主的自述几乎一致。
吃饭、喝酒、送行等等,也确实有这么回事。送行的地点,就在离着临时戏台不远的平安客栈,几位乡绅在这里包了一个雅间。
他们在酒足饭饱后,没有马上散席,而是继续闲聊着又喝了不少的酒。
等到众人尽兴各自回家的时候,姚班主已经是醉到几乎不省人事,没办法自行离开了。
而姚班主在上午说的所谓‘回到住的地方’,其实是请客的那几人见姚班主醉的厉害,就直接给他开了一间客房。想着让他休息一晚,明早再回城。
就这还是两个人,架着姚班主的胳膊,迷迷糊糊才把他给送进了房间。
参与送行的其他人,都是平安镇当地人,离家都不远。离开平安客栈后,也就晃晃悠悠的各自回家了。
不过要说到最大的收获,还要属对姚芳的调查。
经过下午的走访,已经让李信脑海中对于姚芳的线索,有了更加精确的总结和整理。
回到城内,李武逐渐放慢了脚步,转头向李信问道:
“今天咱们还去县衙么?还是说直接回家?”
思量片刻,李信作出决定。
“去,今天总体来说收获不小,一会儿去县衙跟二叔谈谈。虽然他把案子交给了咱们,但还是去汇报一下吧,看他有没有什么要交代的。”
一段时间之后,李信和李武回到了县衙。
推开张冲的房门,还不等两人开口说些什么,张冲就率先放下了手中的东西,提前问道:
“你俩回来了啊,看样子是查到了不少线索。”
李信:“是啊二叔,这不我们就来找您了么,顺便您在给我们把把关,看有没有什么我们没注意到的地方。”
张冲坐在桌子后面也不着急,先是示意两人搬椅子过去坐下。随后收起自己桌面上的文件,拿起一旁的茶壶,给他们二人各到了一杯茶。
“不着急,先喝口水。”
茶水一饮而尽,平稳了一下呼吸,李信开始慢慢的讲起了今天查到的线索。
“我们现在已经查明了死者的具体身份,就是戏园子里暂住的那个姚家戏班的成员。死者是里面的一个女人,也是戏班班主的女儿。最后出现的时间,是庙会结束的那天晚上。在平安镇的平安客栈,我们俩下午,还去找那天晚上值夜的伙计问过......”
......
姚家戏班在平安镇这几天的演出,是露天搭的临时场子,不是县城里那种,专门用来听戏看表演的永久设施。
观众也是以凑热闹为主,而不是听戏。这里请戏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烘托庙会期间的热闹气氛。
在这种场合下,戏班的一切程序都会比较潦草,包括结尾,等演出结束的时候,其实观众都已经走的差不多,庙会上也没什么人了。
最后一出戏唱完后,喊几嗓子或者随便一个人在台上说几句客套话,就可以直接散场了。不存在什么全体成员,登台感谢这种东西。
谷
所以才会有姚广带着戏班大部分成员,提前回城这种事。
如果是在县城里的戏园子,那最后一场结束的时候,自然会是另一番景象。在不同的场合,总会有不同的应对方法。
庙会最后那天的下午。
在姚广的带领下,戏班的大部分成员随着车队渐行渐远。
姚芳看着走远的队伍,深深的叹了口气,最后又无奈的摇了摇头,转身回到了戏班暂用的库房场地。
看着冷清下来的院子,以及所剩不多的几个戏班成员。姚芳拍了拍手,把院内所有的人招呼到她面前,对众人吩咐道:
“下午还剩下最后一场戏,就是你们几个的事儿了,其他人已经回城了。等最后一场演完,时间够的话,咱们也收拾东西回去。”
对于姚芳吩咐的事儿,院子里的人早就已经十分清楚。在姚广临走之前,他就已经把这些事都交代过一遍。剩下的人不用操心其他问题,只等演出结束,然后由姚芳或姚安带领着,一起回城就可以了。
见所有人都已经明白接下来的任务,姚芳才继续说道:
“台上的演出还在继续,我也就不多说了。我有点事儿要出去一趟,你们该准备的准备,该登台的登台。”
说完,姚芳转身就走出了大门。
来到已经开始散场的大街上,姚芳左右扫视了一圈儿。看着逐渐稀疏的人群,她一时间都不知道该去哪里。
“老三也是,这个时候跑没影儿了,让我上哪去找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