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天坛,杜若宁在礼部官员的陪同下,带着江潋一起走上高高的祭台,焚香跪拜叩首,向天地神明,列祖列宗,父皇母后和太子哥哥祈告,自己如今已经接过了大周的传国玉玺,成为大周的君主,祈求各方庇佑赐福,保大周国运昌隆,风调雨顺,百姓安居,疆土太平。
最后,她招手叫过候在一旁的江潋,拉起他的手,与他十指相扣,对着袅袅升起的青烟轻声道:“父皇,母后,皇兄,他叫江潋,是个很好很好的人,我能走到今天,他是最大的功臣,同时,他也是我最心爱的人,我已决定将此生托付于他,希望能得到你们的祝福,也请你们在天之灵保佑他平平安安,一生顺遂。”
女孩子轻柔的声音在耳畔响起,明明温和如涓涓溪流,听在江潋耳中却轰鸣如海浪滔天。
他没想到,杜若宁会在如此重要的场合,向她的亲人如此郑重地介绍自己,他的心在这一刻突然被填满,那满满的感动与幸福,已经快要从他心底溢出来。
若非众目睽睽,他恨不得抱紧她,用尽平生所有的力气亲吻她,让她体会他的喜悦。
可是他不能,他只能收紧与她相扣的手,极力克制自己的激动,对着袅袅青烟郑重保证,自己会一辈子对她好。
他不能说太多,怕一开口眼泪就会掉下来。
他的若宁,才是这世上最好最好的人,是他的无价珍宝。
祭祀结束后,杜若宁回到太和殿,正式接受百官的叩拜,因嘉和帝还没有下葬,所以取消了后面的鼓乐庆贺与饮宴环节。
嘉和帝的陵墓是一早就修筑好的,按礼制仍需在殡宫停灵四十九日方可下葬,后宫的嫔妃们都被送到那边为他守灵,有专门的宫人看管照应。
至于陆皇后,她昨日得知太子被抓后,就在承平府的府衙吞金自尽,死前只字未留。
五公主听闻噩耗悲痛欲绝,长安宫整晚都回荡着她的哭声。
陆嫣然没有劝她,她和她一样,都是被亲人抛弃的人,有什么资格劝别人。
五公主失去了所有的依靠,哭累了就来找她,两个女孩子坐在一处相对无言,前路一片渺茫。
杜若宁暂时顾不上管陆嫣然,因为眼下需要她操心的事太多,即便有江潋和一帮能干的朝臣在,她也免不了要辛苦。
这一天快要结束的时候,她抽空去见了被关在大理寺的嘉和旧臣。
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但这些旧臣也不可能完全弃之不用,更不可能杀了砍了,何况他们当中有些官员能力还是不错的,只是性情执拗,思想守旧,若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仍可重回朝堂继续为朝廷为百姓效力。
除了旧臣,杜若宁也提拔了一些新人,比如她的三个徒弟,还有和薛初融同期但尚未得到重用的新科进士。
这些思想先进充满热情的年轻人,不仅能为现下以中老年官员为主的朝堂注入新鲜血液,将来也会成为朝廷的中流砥柱,成为她最有力的臂膀。
从大理寺出来,回到宫里天色已晚,在宫门口下了辇车,立刻有宫人抬着肩辇过来迎接。
安公公扶着杜若宁上了肩辇,吩咐宫人直接去往乾清宫。
杜若宁如今已经是皇帝,虽然长宁宫还是她的,但日常要住在乾清宫,方便朝臣们有要紧事的时候随时能见。
宫变后嘉和帝被软禁在永寿宫,江潋趁机安排人将乾清宫里外都重新修整布置了一遍,只等着登基大典后让杜若宁搬进去住。
杜若宁这一天过得实在太累,回到乾清宫随意吃了些东西,洗漱之后倒头就睡,直睡到第二天江潋来接她上早朝才醒。
今日她不用再穿那么隆重的衮服,而是换了日常上朝的明黄龙袍,走起路来要利索很多。
到了太和殿,众臣行过参拜之礼,将各部接下来要做的事一一向杜若宁汇报请示。
新朝伊始,事务繁多,早朝持续了两个时辰还没完。
江潋见杜若宁面有倦色,等到各部的大事差不多都汇报完,便向安公公使了个眼色。
安公公会意,往前两步,挥着拂尘喊了一嗓子:“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通常喊完这话,没什么要紧事大家就该告退了,谁知礼部左侍郎却又站出来说,自己还有一件要紧事要奏。
左侍郎姓常名有,是杜若宁从嘉和旧臣中劝降的,他原本就是礼部的左侍郎,能力不错,自身也没什么污点,就是常年跟着赵秉文,别的没学会,认死理不知变通倒是学了个十成十,人送外号常有理。
但认死理有认死理的好处,这种人轻易不会被腐蚀,于是杜若宁便耐着性子,很费了一番口舌才把他说动,让他官复原职,仍回礼部任左侍郎。
因是自己劝回来的人,杜若宁便强打起精神,问他有何要事。
侍郎大人初回朝堂,急于表现自己的忠心,手持笏板正色道:“陛下初登大宝,皇夫之位不能空缺,为了早日给我大周皇室开枝散叶,绵延子嗣,甄选皇夫之事要尽快提上日程。”
此言一出,大殿之上有片刻的寂静,本来已经很累的朝臣们一下子来了精神。
所有人都下意识地看向在杜若宁身旁垂手站立的江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