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桑道:“我看到有人这么些。”
沈大郎很有原则:“这种我不写。”
“那你想写什么?”
沈大郎思索片刻,道:“就写行医二字。”
陈小桑觉得很没气势,不过这会儿是让沈大郎写,她便勉强同意了:“行吧。”
两人达成统一意见后,沈大郎落了笔。
两个字写完,整个幡才算成了。
陈小桑试着举了下,发现这幡虽然不算重,可要是举一天,应该也很难。
沈大郎想了想,道:“找个人帮你举幡吧。”
陈小桑毫不犹豫跑去找陈老汉。
“这有什么难的,咱家人都闲着,要不就跟你们一块儿去。”陈老汉兴致勃勃道。
陈小桑连连摇头:“我们是去当大夫,是要去别人家的,这么多人过去,别人会怕得不给我们开门的。”
“我们不去别人家里,你要是去看病,我们就在门口等你。”陈老汉立马应道。
陈小桑:“你们在外面,别人还不是会怕么。”
“咱家的人是不少,往外一站,主家还得以为咱们是打劫。”李氏忍不住道。
谁家愿意找这么一伙不知道打哪儿冒出来的人来看病?
陈老汉很遗憾,不能一块儿陪着小桑去给人看病。
“爹,让我去吧,小桑年纪还小,万一遇着个什么事,我还能照顾她。”陈大树积极道。
陈四树立马道:“大哥你得在家陪大嫂,还是让我去吧,我脑子灵活,能帮上忙。”
几个树纷纷表示要帮忙,陈老汉看他们挣的这么激烈,便道:“一人轮一天。”
三柱要为春招做准备,自是不会想出门。
可大柱二柱在家待不住啊,他们赶忙道:“爷爷,我们呢?”
“你们在家帮着把院子收拾出来,这会儿天气暖和了,也该种上菜了。”说起菜,陈老汉就心疼:“京城的菜也太贵了,咱得赶紧自己种。”
两个柱子肩膀就垮下来了。
不过五个树高兴啊。
除了一开始要买铺子去外头跑了几天外,后头就是天天在家忙着收拾屋子。至于宅子里头那些杂草杂树都得清理,就跟在老家开荒似的。
能跟着小桑出去走动多好啊,能到处跑,长长见识。
在家里呆了许久的陈大树,第二天一早就敲开了陈小桑的门,催着陈小桑赶紧收拾。
陈小桑忍着困意收拾完,便去喊她师父。
云苓起床时简直要哭了,连早饭都吃不下多少。
李氏掏出一块碎银子给陈小桑:“要是饿了,就去买些热乎的东西吃,别饿着自己。”
“娘,我有银子。”陈小桑想将钱还回去,李氏却不接:“出门在外,多带点钱总是好的。”
陈小桑便收下了,带着一群人浩浩荡荡出门了。
既然是行医,就要慢慢找病人,总不能坐马车。
陈大树提着幡在前头走,陈小桑甩着两只手跟在后头,天冬则背着药箱催着云苓往前走,至于那个跟着的侍卫,落在最后。
连着走了一个多时辰,没一个人理他们。
云苓叹气道:“小桑啊,你师父的脚都走麻了,要不咱先回去吧?”
难得出来了,陈小桑怎么会愿意回去呢。
她道:“师父,行医是要慢慢等病人的,咱们要是回去了,就一直找不到病人了。”
“以前师父也是很难才能有一个病人。”天冬帮腔。
云苓瞪他一眼,这才扭头看向陈小桑:“咱不能这么一直走下去啊,我这腿都快废了。”
陈小桑也觉得不能这么走下去。
她问天冬:“你们以前怎么找到病人的?”
“都是我吆喝,有人病急了,听到我的声音就会出来让我们去试试。”
“要不你再吆喝吆喝?”陈小桑提议。
天冬下巴一抬,对着半空就喊起来:“行医!行医咧!疑难杂症都能治咧!只要人有一口气,都能治咧……”
他声音大,引来好几个人往这边看。
陈大树见状,也学着天冬来喊。
于是到后来,天冬喊前一句,陈大树喊第二句,陈小桑便接第三句。
一行人这么喊,倒是引来不少人的回头,不过一直没人来找他们看病。
几人喊得又累又渴,云苓又走不动了,陈小桑边找了一个旁边的茶摊,点了一壶茶,围着坐了一桌歇息。
陈大树清清嗓子,问天冬:“你们以前这样喊就能找到病人?”
“能找到。”天冬很肯定。
云苓摆摆手:“一年也就能找到二三十个病人,掏得起钱的也就两三个。”
陈小桑:“……”
这法子也太费劲儿了。
陈大树有些怀疑:“云师父一天到晚跟着走,不怕累么?”
“我不走,都是天冬找到病人,再回来找我。”云苓应道:“我可没这么勤快。”
这倒是,她看着也不像愿意这么走的人。
陈大树光是心里想想,却不敢说出口。
陈小桑拧眉,犹豫要不要继续义诊,先把名气打出去,再收钱治病,不然就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