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了一下张晓的身体,没什么大碍。
杨小山道:“伤势的恢复,除了银针术,还得配以药物,这样效果才佳。吃了早饭,我要进城一趟,给你抓些草药回来。”
“小山。”
张晓望着杨小山,一脸疑惑,“咱俩从小玩到大,知根知底的,你什么时候会医的,我怎么一点也不知道?”
“你小时候偷看张寡妇洗澡的事儿,有跟我说起过吗?”
杨小山调笑张晓,巧妙地避开了这个问题。
“说什么呢?张晓,吃饭了。”
周媚走进房间,手中端着饭菜,张晓双手骨折,不能用力,得要人喂。
杨小山赶紧抽身退出房间。
吃了早饭,杨小山叮嘱周媚注意安全后,就离开了慕云斋。
慕云斋距离市区十里的路程,步行半个小时就到了。
杨小山除了帮张晓抓药外,还想打听一下古玩展销会的消息。
最主要的还是元宵节拍卖会的事。
对于拍卖会,杨小山还是有些期待的,希望在拍卖会上能见到自己所需的珍稀灵药或稀奇物什。
随便找人一打听,才知道古玩展销会在体育馆举行,开馆时间是上午十二点至下午六点。
现在十点不到,杨小山决定先去帮张晓抓药。
邵州市最好的中医馆,自然是郝家开设的“好医堂”了。
早在杨小山认识郝东礁的时候,就听他介绍过自家的“好医堂”医馆。
邵州市所辖的“城南”、“江北”、“双清”三区之内,他们家族都开有“好医堂”。
“好医堂”的名声在邵州市久负盛名,几乎人人都知道,稍一打听,就能找到地方。
江北区的“好医堂”座落在繁华街道的边角,另一侧紧邻老旧小区,可谓兼顾了两方人群的就医方便。
杨小山来到“好医馆”时,被门口进进出出的人群震惊到了。
昭陵县苏家的“优雅阁”如果走的是权贵路线的话,“好医堂”无疑走的就是亲民路线。
因为,进出其中的大多是衣着普通的老百姓。
“好医堂”的规模较之“优雅阁”要大出三倍之多,即便这样,许多就医之人拥挤在大厅之中。
杨小山看到,“好医堂”的大厅之中设有三间诊室,每间房内。都有两个身穿白大褂的大夫坐诊。
两人分工明确,一人负责看病问诊,转述病情;另一人则负责记录在册,开出方子。
只是病人太多,各个诊室前都排着一溜长长的队伍。
有数名身着保安制服的青年壮汉维持着大厅的秩序,防止混乱。
杨小山拿着自己手写的方子走向中药房,那儿,也有一队人在窗口前排队抓药、取药。
无奈,杨小山只得耐心排队。
好不容易轮到他,他将方子递进去窗口内。
中药房的职员是个中年妇女,接过杨小山的方翻来覆去地看了看,好奇地盯着杨小山,“哪个大夫开的方子?”
“杨……大夫。”
杨小山想了想,如实说道。
“小伙子。”
中年妇女望着杨小山,语重心长地道:“我入职十余年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好医堂有没有一个杨姓大夫,我会不知道?”
说罢,她将方子还给杨小山,“好医堂不对外售药,要买去其他药房吧。”
好医堂不对外卖药,杨小山也没办法,苦笑一声,拿了方子转身走人。
路过问诊大厅时,发现这么长时间过去了,病人不但没的减少,反而越来越多,闹轰轰地拥挤、混杂在大厅之中。
突然多出来的这批人,身体上大都带着外伤。
有头部被削去毛发皮层的,也有手脚被抓裂得皮开肉绽的,还有身体各处被利爪、尖牙抓裂、撕咬伤的。
各种伤痕,形状各异。
无一例外,这些人的眼神中无不透发出恐惧,像是遭遇到了什么可怕的事情一样。
最让杨小山吃惊的是,这些人都不是普通人。
他们是一群古武者。
境界大都在锻体境四、五重之间,有的甚者达到六、七重之高。
从这些古武者不多的低声谈论中,杨小山断续地听到有关“越秀山”、“飞云洞”以及“魔兽”等多个不明晰的词汇。
这是出啥事了啊!
杨小山正自疑惑,忽然从问诊大厅外传来一阵喧哗声,有人大声叫道:“让开!快让开!”
忽啦啦间,一大群人拥进问诊大厅,是一群彪形大汉。
为首的是两个体型粗壮的汉子,一脸横肉,他俩前头开道,简单粗暴地推开挡在他们面前的就诊病人。
被推开的病人本来想发怒的,但一看对方的这番架式,立即收敛了怒气,愤愤地闪在一旁。
两个粗汉的身后,紧跟着四个大汉,四人手中抬着的一个用树木、藤蔓缠绕做成的简易担架。
担架上躺着一个人,全身盖着一块藏青色的毛毯,看那长长的身形,应该是个男子。
从一路滴落的血迹来看,单架上的人受伤十分严重。
杨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