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出现两种结果,一是霍先生拿出了更多的报酬及时买下情报,还是把薛正这笔买卖做了,只是利润会相对减少一些;另一种可能是掌握相关情报的人听说这个消息之后,省去了让中间商霍先生赚差价的环节,直接联系薛正把情报卖到他手上,让霍先生一无所获。但不管是哪一种,都是霍先生所不能接受的,所以他立刻便派了人来警告薛正,要求薛正不要想当然地行事。
薛正对此当然是表现得一头雾水,以至于让霍先生的手下也犯了嘀咕,不敢确定这究竟是薛正的演技超群,还是真的发生了误会,在市面上搜集情报的人并不是他。
“难不成还有另一拨人也在做着与自己同样的事?”薛正心中不禁生出了一个古怪的念头。他的这支队伍背后有好几支势力支持,如果同时了派出别的队伍执行这个任务倒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只是他根本就没接到通知,也无法确认自己这个念头是否属实。
薛正只能向来人解释,自己并未通过其他渠道发布求购情报的信息,也不打算进行这样的尝试,因为这样很可能会暴露目的引来不必要的关注,让官方提前有所防范。
“我先前也对霍先生说过,只要能拿到真实可靠的消息,价钱不是问题。你可以回去告诉霍先生,在这件事上面多花几万少花几万,对我们来说都无所谓,我们不会为了省几个钱就改变与霍先生达成的协议,但一定要快,我们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就拿到消息!”
薛正还是很快与霍先生的手下说清了事情原委,并说服对方暂时相信自己,给霍先生带话回去。为了表明自己是不差钱的主,薛正很爽快地掏了一百元的海汉币塞给来人,作为他的辛苦费。
送走来人,薛正的脸色立刻便黑了下来,他确实想不到事到临头还会出现这种预料外的状况,几乎差点就彻底打乱了他原本的计划。要是那霍先生因此而失去对他的信任,中断原本谈好的交易,这个时候还得重新另寻消息渠道,而外界已经将此事炒得沸沸扬扬,暴露的风险无疑将会因此而大为增加。
但薛正也不能不考虑另外一种可能,即有知情人会因为黑市上的出价,选择将情报出售给其他的求购者。霍先生的情报来源可能很妥当,但也未必会是市面上唯一的情报源头,所以薛正特别向霍先生那边提出要求,一定要在第一时间拿到相关信息。
同时他也必须要考虑到比较极端的情况,那就是霍先生这边没能及时拿到情报,那他可能就不得不采取当下黑市上的这种操作,直接出高价去收购情报——那无疑会是一种风险极大的操作。
薛正忍不住叹了一口气,他原本以为提前赶到儋州会占据先机,能够更从容地部署对付朝鲜人的行动计划,但现实状况远比他想象的更为艰难,要在儋州找到朝鲜人的行程安排就已经耗费了他们大量的精力,并且时时刻刻都在承担着巨大的风险,而如今却还是半点把握都没有。
这朝鲜人的命就这么好?薛正心里不禁有些犯嘀咕,早前在昌化的时候就是因为意外状况打乱了他的计划,不得不临时终止行动主动撤离。难道在儋州又要重演一次类似的情况,连朝鲜人的面都见不着就宣告失败?
薛正摇了摇头,如果是这样的结果,他可没有办法回去交差。无论如何,也不能连试都未曾试过就功亏一篑,他也不打算将行动再留到朝鲜人的下一站了,天知道再退让一次之后会不会还能有动手的机会。
薛正在儋州苦恼于信息收集不畅时,毫不知情的李溰还在黑土港参观考察。让他感触最深的倒不是海汉在这里开采煤矿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先进管理体系和各种生产技术,毕竟相对较高的生产效率对海汉来说已经是基本操作,他也已经见怪不怪,倒是海汉在黑土港以矿业为基础的这种海外殖民地,让李溰对海汉的对外扩张方式有了更多的认识。
自他出国南下以来,到过的海汉在海外的统治区已经不少,但这些地区几乎都是以海港为主体,辅以海贸、农业、渔业的开发,倒是没有见过黑土港这样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统治区。可以说海汉就是冲着这里地下埋藏的煤炭资源,才会在这个原本没有多少人烟的地方大兴土木,建起了这样一座临海城市,由此可见海汉对重要资源的渴求程度有多么强烈。
不过李溰暂时还不用担心海汉会将本国大同江流域的煤矿占为己有,黑土港的煤炭品质远超平壤城附近开采中的煤矿,而且据谢春的介绍,海汉蒸汽战舰的燃煤全部都是从这里运出的精煤,除非万不得已不会在海外补充品质相对较差的其他燃煤,所以平壤城附近的那些煤矿对海汉还没有太大的吸引力。
李溰担心的其实是大同江入海口那处已经探明亟待开采的铁矿,如果朝鲜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去启动这处矿藏,那海汉人会看着眼皮子底下近在咫尺的这个地方不去触碰吗?李溰可不认为海汉人有这么老实,他可是亲眼见证了海汉人为了开采位于内陆山区的石碌铁矿,从海边硬生生地铺设了八十多里的铁轨,不计成本地打通了石碌铁矿与外界的通道。再看看眼前这处与海汉本土相距五百里航程的煤矿,他丝毫不怀疑海汉人会为了占有一处优质矿藏能无所不用其极。
而且海汉人可不是开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