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进行了科普:“简单的说,我们现在用的就是排队枪毙战术。”
历史上的排队枪毙战术正是在燧发枪得到广泛应用之后出现的,而在16世纪后半叶,燧发枪开始进入到西方国家的军队当中成为标准配置。不过在这个时代的东亚战场上,海汉民兵个大概是唯一成建制使用燧发枪的部队,并且由于比西方同行早了半个世纪“发明”出了刺刀这一近战武器,海汉民兵也是这个时空中在火枪部队中取消长矛兵编制的第一支军队同一时间在欧洲三十年战场上,古斯塔夫的火枪部队中仍然保留了超过三分之一的长矛兵作为近战护卫。
在这个时间的东亚战场上,不可能出现同样采用排队枪毙战术的对手,因此军警部的军官们也不用担心战斗要残酷到双方踏着整齐的步伐行进至50米距离之内才开枪互射事实上采用了独家制造的粉末火药之后,二七式燧发枪的有效射程足以让这个距离拉长到220到250米之间,只要火力密度够大,就完全可以弥补射击精度上的不足。
而南越的火器部队显然还不具备使用排队枪毙战术的资格,火绳长矛混编方阵对上存在技术代差的线形阵列,其结果肯定不用多说,后者将会取得压倒性的胜利,而军警部的信心也正是来源于此。他们坚信自己手下这批民兵在经过数月的艰苦训练之后,要对付一群科技落后战术同样落后的南亚猴子兵肯定是没问题的。
钱天敦进一步指出,目前的交战地点是一些接近海岸的狭窄关口,这种地方虽然燧发枪部队无法充分展开阵形,但反过来也就能保持更大的火力密度,提高杀伤效率。加上火炮的支援,想要守住关口的难度并不大。而如果战局不利,也可以就近从海上撤退,不至于轻易被对手给断了后路。
宁崎开口道:“虽然我对刚才的决议投了赞成票,但我还是要明确一下,我们所要达成的作战目标是什么?是帮助北越军队守住战线?是帮他们击溃南越军队?是要彻底剿灭南越政权?这个有必要再明确一下吧?”
陶东来道:“宁老师说的这一点我也很赞同,我们常说不打无准备之仗,这种准备不光是物资和人员,同时也要明确作战的目标。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里说过,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延续,我们采用军事手段之前也必须要明确政治目的。我认为,维持安南内战的胶着状态,对我们是比较有利的,所以我们对南越军队的打击力度暂时不要太大,以稳固现有战线为主要目的。南北双方不管是哪边一鼓作气拿下对手,对我们来说都不是一个好的结局。”
颜楚杰附和道:“陶总说得对,我也补充一点,这次的海外军事行动还有一个重要目的,那就是实战练兵。大家都知道,我们穿越之后发生的两次战斗都是在初期,根本就没有民兵的参与。现有的民兵队伍在成立之后也完全没有参加过实战,对于这支部队的实际战斗力,我想也只能通过战场来考验。相对我们可能会面对的其他对手来说,这次的对手可以算是一个软柿子了,至少他们还不具备在海上讨伐我们的能力。而且他们所使用的火器也都是舶来品,打一发就少一发,不像我们有自产能力。用这样的对手来练一练兵,我认为对提升我们的军事实力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那么为了实现你们所说的作战目的,我们现在需要派出多少民兵部队出去作战?实际又能派多少?”蒙贺问道。
蒙贺提出的问题没有立刻得到回答,陶东来、颜楚杰和钱天敦等人低声交谈了一阵之后,才由陶东来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们认为至少要有一个营的兵力。”
他顿了顿之后又进一步补充道:“一个加强营。”
“请说的详细点。”宁崎提醒道。毕竟在座的专业人员并不是很多,你陶东来只说个加强营,那大伙儿怎么知道这支部队的规模有多大。
“目前我们的基层民兵组织还是采用了基本的三三制,也就是每排三班,每连三排,而指挥上暂时仍然以连为最高单位。按照这样的编制,一个营大概就是统辖三个连,然后再加上营部的人员编制。不过加强连的话,会在编制上有些小的变化……”陶东来扳着指头向与会者说明道:“除了原本的三个连之外,还要配置一个营属火炮连,另外营部直属的工兵、侦查、医疗大概还各需一个排的编制。至于辎重后勤倒是可以交给民夫来做,应该不需要专门的辎重连了。”
宁崎掐指一算道:“大概就是五个连的编制?”
“差不多吧。”陶东来含含糊糊地应道。
“500人?”蒙贺问道。
“不止。”钱天敦这个直肠子显然没意识到陶东来在打马虎眼,居然老老实实地向他解释道:“算上连部,连级的战斗编制大概是120人左右,再加上营部,一个加强营怎么都得六七百人,说不定还会超出。”
果然蒙贺马上就反问道:“我们现有兵力多少?派出去这么多人之后,还有多少能留下来看家的?能确保各个地方的安全吗?”
陶东来干咳了一声道:“兵力是肯定够了,我们前三批训练出的民兵刚好足够,现在第四批正在受训的民兵学员还有两个民兵连和一个保安连,有必要的话,可以提前进入实习期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