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什么?唐人答应了渤海要出兵?”
原渤海国都城忽汗城。
忽汗城就是原渤海国上京龙泉府的府城,同时也是渤海国的都城。
渤海国的都城原本并不在这里,渤海国迁过四次都,安史之乱爆发后,当时的渤海王为了躲避安史之乱,把都城迁到了上京龙泉府,忽汗城就成了新的首都。
当然期间有十年左右迁都在东京龙原府,但很快复迁上京龙泉府。
最开始的忽汗城并不大,规格跟中京显德府府城差不多,到了第十一世王大彝震时,便参照长安城的布局扩建忽汗城,忽汗城的周长也达到了36里长,跟长安城相比自然小了很多,但也算得上草原上第一雄城。
鼎盛时期,忽汗城的人口有二十多万人,如今大约只有二十万上下。
随着契丹攻灭渤海,耶律阿保机自然便坐镇在忽汗城,听到耶律倍传来的消息,他自然大为吃惊。
耶律倍连忙解释,“回陛下,这事儿臣从乌氏那里得知的。在六月,渤海王大諲撰派乌炤度之子乌光赞前往大唐求援,大唐皇帝表示会出兵增援,并让渤海国坚持两到三月。
这是七月的事情,儿臣
想到唐人可能已经在调集军队,觉得事情不小,特来像陛下汇报。”
耶律阿保机点了点头,十分满意,随即看向旁边的韩延徽、韩知古等人,“你们怎么看?唐人是否会真的出兵?”
韩延徽听闻有些皱眉,“回避下,臣也不敢保证,但唐人既然之前愿意出兵增援,想来现在出兵的可能性极大。
只是唐人还在平定刘汉和甘州回鹘,想来不可能调集太多的兵力对我契丹用兵。具体如何,还需派人打探一下唐人动向才行。”
耶律倍连忙插话,“陛下,儿臣还有要事汇报,关于甘州回鹘和吴越的。”
耶律阿保机见状点了点头,“直说便是。”
耶律倍连忙回道,“陛下,臣从乌光赞那里得知,甘州回鹘已经兵败投降,其部族准备内迁至大唐各地居住。同时青海吐蕃也被唐人征服,青海周边业已被唐人占领。
而吴越这边也已经归顺大唐,吴越王钱镠及其族人已经动身前往洛阳。
除此之外,唐人升安西都护府为安西大都护府,升安东都护府为安东大都护府。”
若只是甘州回鹘和青海吐蕃战败归顺,对契丹来说都是无伤大雅的事
。哪怕是吴越归顺也不影响,对于韩延徽提的上策,契丹在此次出兵前都已经不抱希望了。
但大唐升安东都护府为安东大都护府就不一样了。
“唐人成立了安东大都护府?”听到这个消息,耶律阿保机的神色变得凝重起来。
一旁的韩延徽也眉头微皱,犹豫了一会儿看向耶律阿保机,“陛下,恐怕唐军是真的打算出兵了。臣也没想到唐人这么快平定了这几股势力,臣之前所提的上策已经全部失效,唐人如今没有了后顾之忧怕是真的要跟契丹全面开战。”
耶律阿保机毕竟也是一位枭雄,虽说对这个消息感到惊讶,但不至于被吓破胆,“开战就开战,契丹也不怕唐人,若真的开战,鹿死谁手还不一定。
如今我契丹已经攻灭渤海国,少了一个后顾之忧,朕也准备南下,一雪前耻。”
一旁的韩知古也没劝,这事没法劝,因为双方都不可能退让,只有通过大战来分胜负。
“陛下,若是要跟唐人开战,陛下怕是得启程返回龙化州城。”一旁的述律平开口建议。
经过去年那一战,虽然契丹很快收复了上京城,但耶律阿保机并未返回
上京,一直居住在龙化州城这个大本营。
甚至他还想放弃龙化州城,并迁到东平郡去,只不过他没敢提这个建议,因为会影响士气。若是迁都东平郡,那就意味着他怕了大唐,刚建国没几年的契丹肯定会人心不稳。
听到皇后的话,耶律阿保机点了点头,“皇后说的是。本来朕还想再东丹国多待一段时间,平定那些渤海余孽,奈何唐人无耻,这平定渤海余孽的重任还是由太子率军平定吧。
渤海初定,虽然朕把渤海王一族送去西边,但各地依然有渤海余孽,北边还有黑水靺鞨盘踞。太子身上的担子不小。”
耶律阿保机一边说一边看向长子耶律倍,渤海覆灭,原渤海国自然归东丹国。
耶律倍察觉到父皇的期待,当即起身行礼,“陛下放心,儿臣一定为陛下治理好东丹国,铲除那些渤海余孽。”
耶律阿保机想到什么,“刚才太子说唐人的消息都是乌氏一族交代的?”
耶律倍点头道,“回陛下,正是乌氏一族。”
耶律阿保机思索了一会儿道,“这些渤海大族,有些可以重用,有些则不行。我契丹要想彻底控制渤海故地,也需
要这些本地大族的支持,但也需要分化瓦解,拉拢忠于我契丹的家族为己用。
这个乌氏一族倒是可以,如何用,太子自己决定。”
耶律倍连忙点头,“陛下放心,儿臣一定不辜负陛下的信任。”
随即耶律阿保机便让东丹国的人都下去了,只留下述律平、耶律安端、韩知古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