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李柷从锦衣卫那里得知刘龚和钱镠都派了人跟随王郁北上,但并未让朝廷有所行动。
这两方势力的北上,无外乎是结盟共同对抗大唐。如今契丹都沦落到去拉拢吴越和伪汉这样的势力,可见契丹实力受损不小。
以耶律阿保机的脾气,若是自身实力强大,早就带着几十万骑兵南下,怎么可能到现在都忍气吞声。可见去年那一战,对契丹影响不小,导致契丹短时间无力南下攻打大唐。
“陛下,安东都护府和大同都督府来报,契丹已经攻占室韦都督府,一部分黑车子室韦的部族逃到安东都护府境内避难。
另有一支契丹军队正在攻打饶乐都督府,安东都护府和大同都督府上奏询问是否出击。”郭崇韬拿着两封折子高高举着,这件事已经到了需要李柷决断的地步。
李柷一听,当即摇头,“室韦都督府就算了,饶乐都督府这边却是可以救一救,不能这么快就被契丹攻占,这对我大唐不利。”
“陛下英明,之前安东都护府已经按照朝廷旨意给饶乐都督府送去不少粮草、军械,想来饶乐城不至于这么快被契丹攻占。”
李柷却是不以为然,“不要小瞧契丹,而且饶乐都督府的那些奚族人,也不像我大唐的将士善于防守。”
一旁的李嗣本听闻便站出来,“陛下,臣以为可以让大同都督府和安东都护府派出小规模骑兵去袭扰契丹。虽然暂时不宜跟契丹大战,但也可以牵制契丹的部分兵力。”
李柷点头道,“这个建议倒是不错,可以给安东都护府和大同都督府传旨,具体怎么打,他们可以自己看着办。总之一点,不能让契丹轻而易举地占领那三大都督府。
那毕竟名义上属于我大唐,若是全部失陷,有损我大唐的颜面。”
“臣遵旨。”李嗣本见状,行礼后也快速退回。
这时赵观文也有事启奏,“启禀陛下,渤海国的使臣到了,他们想跟朝廷联合出兵契丹。”
赵观文也很认同,但毕竟渤海国是大唐第一藩属国,若是不搭理对方的提议,好像也不妥。
“联合出兵?他们还敢出兵吗?”李柷听闻,脸上闪过一丝不屑。
“陛下英明。上半年的战事,渤海国损失三府之地,兵力折损十余万,即便是朝廷答应跟其联合出兵,想来渤海
国也出动不了多少军队,只是想借机喘口气,争取休养生息的机会。”郭崇韬抢过话题,不放过任何一个谄媚的机会。
“唉!”李柷叹了一口气,“渤海国还想休养生息?除非我大唐出兵,不然渤海国怕是挺不过明年。琼王出征草原一战,契丹损失很大,但又不敢跟我大唐开战,想要快速恢复元气,必然要想办法灭掉渤海国。”
赵观文见状,神色严肃地说道,“陛下,朝廷不能坐视渤海国覆灭。否则契丹就会无后顾之忧,对我大唐不利。”
“爱卿言之有理,但总不能真如渤海国所提议出兵讨伐契丹吧?”李柷还是有些犹豫。
赵观文此时却不这么认为,“陛下,我大唐跟契丹必定会有大战,之前都是契丹主动来袭,我大唐也该抓住机会反击。”
“赵大学士,陛下已经定下来年讨伐伪汉,这个时候提议跟契丹开战,未免有些不妥。”郭崇韬不知道怎么想的,居然开口提醒。
这看似提醒的话,在其他几人看来,却是有挑衅的意思。
赵观文一听这话,就有些生气,他实在是看不惯郭崇韬这为了反对而反对的习惯
。
就在他想开口反驳的时候,思考了一会儿的李柷却是开口,“郭爱卿所言极是,既然已经定下先南后北,跟契丹开战之事,暂且不提。除非是渤海国真的覆灭,否则朕不打算对骑兵大举用兵。”
赵观文听了这话,很是无奈,只能行礼答应,“臣遵旨。”
李柷这时又开口,而是看向郭崇韬和王然,“天佑十七年,兵部这边要扩大登莱水师的规模,户部这边跟兵部、工部协商好,要为登莱水师建造更多的舰船。”
郭崇韬和王然一听,就猜出了圣人的弦外之音。虽说圣人暂时不想跟契丹开战,但扩大登莱水师规模的意味就很明显了,这是在为讨伐契丹做准备。
当年太宗皇帝攻打高句丽,就是水陆进攻。
将来朝廷攻打契丹,也是如此,主力走渝关、营州故城一线,偏师可以走水路在辽东登陆。走辽东,就需要一支强大的水师。
登莱水师目前维持周边的海域安全完全够用,主要就是打击海盗,绰绰有余。可要是护送大军攻打辽东,就有些不够看了。
……
甘州回鹘,甘州。
虽然甘州回鹘叫这个名字,不是他
本身就叫这个,而是因为这一支回鹘部落居住在甘州境内,因此得名。之后甘州回鹘占领了甘州城,肃州龙家也归顺甘州回鹘,自此甘州回鹘便占据甘州和肃州两州之地。
到了天睦可汗时期,长子仁美和次子狄银纷纷崛起,两个儿子的政见不同,也引起了长久的争斗。
本来,仁美才是汗位的继承人,可狄银借着征伐归义军和大唐的支持,一下变得跟仁美旗鼓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