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李嗣源归京,但也不是只手遮天,因为李嗣源无法干涉内阁的事,也无法干涉枢密院的事,这样一来就只能从御史台这边想办法。
可郭崇韬并不放心,他在军中的影响力太低了,而李嗣源有灭梁、平吴之功,所以他把目光放在了蜀国。
韩偓听闻不禁皱眉,“只是逼迫蜀国去除帝号有什么用?而且蜀国恐怕也不会同意。”
“若是蜀国同意去除帝号,那我大唐就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样一来,蜀国内部肯定会快速分裂;若蜀国不同意,那么我们就找机会伐蜀,一举平定蜀国。”郭崇韬对于伐蜀可以念念不忘。
这一次,杨赞图和李严一行,带回来不少有用的消息。
蜀帝王衍不管政务,朝中大事尽皆由王宗弼和宋光嗣决定。而且派系争斗厉害,前不久还把张格一系贬出成都府。
关键签订和约之事还是王宗弼主动提出,所以郭崇韬想着若是能达成合约,不如趁机从蜀国这里撕下一块肉,对于朝廷没有坏处。
听郭崇韬又提到伐蜀,韩偓神色凝重,“伐蜀之事干系重大,如今朝廷新近还都,不宜大动干戈吧。”
三位大
学士各抒己见的时候,李柷也在思考该怎么应对。
思索了一会儿,他提出了一个打算,“不如就以郭爱卿所言那样,跟蜀国去谈,若是能逼迫蜀国去除帝号,也算是一桩好事。
伐蜀之事暂且不提,且等年后再议。先跟蜀国的使臣谈,但态度却要强势一些。
另外,年后增加镇西都督府的兵力,再增加五千人。”
听到圣上打算增加镇西都督府的兵力,韩偓三人便猜到一些,恐怕伐蜀也就这一两年的事了。
镇西都督府之前有四万五千军队,再增加五千,那就是五万军队。加上驻扎在京兆府的右神威军以及一些州兵,还有镇南都督府等,意味着朝廷在跟蜀国接壤的各州县驻扎着十万大军。
而且如今的镇西都督府基本失去了原本的作用。
最开始,镇西都督府主要是防备伪梁、吐蕃、岐国和蜀国。如今伪梁和岐国覆灭,西边吐蕃控制的陇右各州也被朝廷收复,现在归安西都护府管辖。
所以现在镇西都督府防备的敌人只剩下蜀国。
而蜀国在南边,镇西之名,却是有些不合适。
“臣等遵旨!”韩偓几人连忙点头。
李柷摆
了摆手,看向三人,“跟蜀国的谈判,你们三人谁去?”
韩偓三人相互看了看,最后郭崇韬主动站出。
“陛下,臣愿往!”
其实韩偓想去的,可他年龄也不小了,这内阁大学士还能当多久也不好说,不想去跟蜀国使臣争来争去。
他的想法就是平稳过渡,然后致仕。
而赵观文其实想去的,可郭崇韬速度更快。
李柷看着郭崇韬,点了点头,“那就由郭爱卿去。这件事放在年后再开始,也不必太当回事,毕竟是蜀国主动想签订和约,可以适当晾晾他们。其中的度,郭爱卿自行把握吧。”
郭崇韬听闻,一脸正色地行礼,“陛下放心,臣一定不会做出有损大唐颜面的事。”
其实要求李柷也说了,那就是态度强硬,怎么个强硬法,只能郭崇韬自行去掌握,不可能啥事都是李柷去说清楚。
处理完朝堂之事,李柷这才离开武成殿。
武成殿位于乾元殿西面,此殿建筑颇为宏丽,从武则天开始就是天子听政和召见群臣的殿堂。
乾元殿是主殿,一般是召开大朝会或者祭祀等重要事情才在那里,而平时就在武成殿。
李柷还都洛
阳后,也是这么干的,不过这武成殿倒是没有武则天时期的那么宏丽,但却是气势不凡。
离开武成殿,李柷这才回到后宫。
他并未前往自己居住的徽猷殿,而是径直去了椒殿院,也就是何太后所住的寝宫。
这几日,何太后这里十分热闹。
不仅是李柷的一众妃嫔不时来此,就连琼王和淮王二人也都常来。
淮王的淮王府主体已经修缮好了,他也住了进去,只是因为年幼,加上何太后想要弥补多年未照顾的遗憾,所以经常召淮王进宫。
对于这位幼弟的事,李柷也给其配备了长史、司马和典军等一众属官。因为其只有十三岁,所以李柷还让其在弘文馆跟着自己几位年长的皇子、皇女读书。
当然,因为接受的教育程度有些不同,所以弘文馆的学士以及教习等也会额外关照一些。
内阁有大学士,同样还有学士,一般是挂着各殿的名头,弘文馆便是由弘文馆学士负责管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弘文馆学士也能被叫为帝师,因为皇子这些都会在弘文馆读书,里面肯定有下一任皇帝。
当然,因为一些原因,李柷还让国子监以
及求知书院一些优秀的博士来教授皇子、皇女们知识。不仅仅是四书五经,还有律学、算学等内容,也包括骑射这些。
李柷对于皇子、皇女们的教导有点借鉴清朝对皇子们的作息时间,没那么狠,但肯定也不会太放松。
从五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