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博王已经被处死了。”来人着急说道。
“怎么可能?”听到这个消息,敬翔大惊。
“回郡侯,宫中的供奉官丁昭溥带着圣上的密诏于二十四日抵达开封,说是奉诏处死博王。博王信以为真,此时已经被处死。
丁昭溥一行人在小的之前一个时辰便回到了洛阳,这个消息应该传到了宫中。”
“什么?”
听到这个消息,敬翔整个人一个踉跄,差点跌倒。
“郡侯小心!”
旁边的人连忙扶着敬翔。
“完了,一切都完了!”听到博王被处死,敬翔神色低沉,不禁直摇头。
博王一死,朱友珪肯定会择日登基。
“郡侯,那现在怎么办?”旁边的人连忙道。
敬翔神情苦涩,圣上被害,博王也被伪诏赐死,他一个文人能怎么办?
就在此时,有宫中的禁军赶来。
“启禀平阳郡侯,传郢王之令,请郡侯移步紫微宫。”
这样的命令不只是给敬翔,整个洛阳城,大大小小的官员都收到了。这个时候朱友珪召集他们,明显是有要事宣布。
果不其然,当敬翔等一众大臣抵达后,便看到大殿中放着一个由珍贵幕僚制作的棺椁,朱友珪穿着孝服跪在棺椁前。
见此,不少大臣都意识到发生了什么。
等一众大臣到齐后,朱友珪这才宣布朱温已经于昨日夜驾崩于寝宫之中,并把一封早就拟好的遗诏拿出,让人当众宣读。
遗诏内容不言而喻,让朱友珪在灵柩前直接继任帝位。为了让朝臣们死心,朱友珪还宣布朱友文已经被朱温下诏处死的事。
一时间,不少大臣在殿中大哭,只是不知道是为朱温哭泣,还是为朱友文哭泣,抑或这大梁。
为了拉拢人心,朱友珪当众宣读了几封诏书,包括以敬翔为宰相;均王朱友贞为检校司徒、东京留守,并代理开封府尹;左龙虎军统军韩勍为忠武军节度使;升冀王朱友谦为侍中;刘鄩为检校太傅…
可以说,朱友珪把很多重要的文武官员都给加封了,还赏赐了很多财物,目的就是想让这些人支持他继任皇帝。
对于这些封赏,不少大臣表面接受,心中却不想要。
也有不少人欣然接受,不就是换个人当皇帝吗?朱温都那样了,或许朱友珪会好点也有可能,不会比朱温更差不是吗?
作为礼
部员外郎的杨凝式走出大殿后,不禁感慨,“这大梁乱局已现,本以为会是一个大一统的王朝,现在看来,不过如此。”
杨凝式是杨涉的长子,后者担任过唐朝宰相,朱温篡唐建梁后,继续担任宰相,不过在去年就死了。而杨凝式却是洛阳城中有名的‘疯子’,只要感觉时局不对,便装疯卖傻,来逃避灾祸。
对于他的这番言论,不少官员听闻,也不禁摇头,如今时局敏感,他们也只能装作没听见。
杨凝式看着这些朝臣,心里冷笑了一声,转而看向北方。
他看的不是紫微宫,而是更北边的太原。
天佑元年的两次政变,他记忆犹新,特别是第二次的政变,小皇帝李柷出逃。他本以为只是氏叔琮和朱友恭为了活命发动的政变,可后面的一些事,让他改变了当初的看法。
那位小皇帝隐藏的太深了,据说如今已经掌握了太原朝廷半个朝廷的势力,跟晋王李存勖分庭抗礼。
虽说北边的朝廷也有着很大的问题,可是在军事上,开始掌握了主动权,特别是在关中和河北之地。反观大梁,如今朱友珪弑父登基,朝中大臣大多心怀不满。
朱温的儿子可不止朱友珪一人,朱友贞等人还在外领兵,内忧外患颇多,这明显是乱局的开始。
想到这里,杨凝式有些看好太原那边的未来,自己要不要去投奔?
据说韩偓、杨赞图、李铤、李愚等进士出身的人,如今在太原朝廷都位居高位。自己好歹出自弘农杨氏,也是大唐的进士出身,其父更是担任过大唐的宰相,自己投奔过去,肯定比现在好才是。
可想到此举需要经过重兵把守的各个关卡,自己家人都在洛阳,总不能抛弃她们吧?
想了想,杨凝式摇了摇头,看来又要装疯了,避过这段时间的风头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