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看来晋王并不打算这么善罢甘休,刚刚大胜归来,就提出整顿吏治。虽说提出得有些突然,但可见晋王对朝廷事务比较有想法,这次受挫,下次还会找机会重新提出。”
行宫中,一身龙袍的李柷手中拿着一撮鱼食,正在喂食花园中的鲤鱼,而在一旁,李青阳正在躬身汇报。
原来在刚刚结束的朝会上,李存勖最后提出要整顿吏治的建议,在朝臣中引起了很大的议论。
整顿吏治,李柷自然不反对,因为可以趁机打击贪腐、培植亲信,但李存勖提的时机不对。借着大胜的契机,提出整顿吏治,无疑会让人觉得这是在争夺权力,而不是真的想整顿吏治。
“你说的没错,李存勖跟他父亲不同。若是之前,他或许不会这么冒进,但其刚刚大胜而归,仗着击败梁军的威望,就想谋夺更大的权力,其心可诛。”李柷淡淡道,对于李存勖的举动,他早有预料,只是时间上没有猜到。
按照正常的情况下,对方应该缓缓,找一个合适的机会挑出,让李柷不得不接受整顿吏治的建议。可李存勖因为被李柷反将一军,着急之下,竟突然提出整顿吏治,比他的预料要早了一些。
“陛下,切不可让晋王得逞,否则他会趁机扩大在朝堂的影响力,进而威胁陛下。”李青阳着急道。
“爱卿莫急,整顿吏治一事,朕也是赞成的,只是不会让李存勖主导。他的目的,朕清楚。
不过整顿吏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或许有他去当先锋,能给朕吸引不少矛盾,也不用朕去顶着压力去做这件事。”李柷安抚道,并没有太着急。
李存勖想要整顿吏治,无非是想革除弊端、趁机扩大势力范围,但其刚刚大胜就这么做,那些河东老人
怎么看?要知道朝廷如今的顽疾,基本都在河东集团身上,想要让朝风焕然一新,就必须对河东集团一部分人动手。
即便是李存勖在河东集团有不少人支持,但这事牵一发而动全身,若是处理不好,李存勖反而会人心尽失。
“陛下的意思是先让李存勖去趟这趟浑水?然后坐收渔翁之利?”李青阳猜测道。
李柷没有回答,而是问道,“爱卿在朝中可熟识一些有能力、有才华的年轻俊彦?不需要职位太高,在六品至八品之间,年龄在二十岁到四十岁之间。”
“陛下这是?”李青阳不知道圣上此举何意。
“这段时间,朕开始处理政务,但政务繁杂,朕感觉精力有些不足,就想设立一内阁,下设数名学士,协助朕批阅一些奏折而已。”李柷解释道。
“内阁?学士?”李青阳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试探道,“陛下,这内阁学士,是不是跟翰林学士的职责一样?”
“不太一样,翰林学士不计官阶品秩,也无官署,但内阁学士有品级,朕计划暂定正五品。”李柷解释道。
“正五品?”李青阳心思一动,连忙道,“陛下,臣正好符合这个条件,不知道可否自荐?”
不太一样,那就意味着有很多方面的职能是相同的。别看翰林学士没有品级,但却能参与很多军国要事,甚至不与中书省商议,实际上已经不只是起草文书诏制了,还直接出谋划策于内廷,分割外朝宰相议政之权,可谓名副其实之“内相”。
李青阳觉得,这个内阁学士肯定有前途。虽说他现在担任的中书舍人权力不小,但他更好看这个内阁学士。
在如今的局势下,圣上设立内阁,肯定有其深意。
“哦?爱卿打算自荐?”李柷好奇地打量了
一下眼前这位在天井关结识的道士,思考了一会儿,点了点头,“你的条件倒也符合,进士出身、三十九岁,算你一个吧。
若是还有其他的合适人选,你可以推荐一二。”
“陛下放心,臣一定给推荐合适人选。”想到这个内阁学士的分量,李青阳顿时就很有动力。
李柷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他肯定不会让李青阳一个人去推荐,于是他便把这个消息透露给了张承业、韩偓等人,让几人帮自己留意一下。
而他设立内阁一事,也很明显,自然是培植亲信。虽说没有在朝堂上说,但消息灵通之人不少,所以很快消息就传到了李存勖耳中。
……
“你们说这小皇帝是想干什么?居然在这个时候设立什么内阁,还要选出几名内阁学士,来帮其处理政务。”李存勖听到这个消息,也有些意外。
刚刚被小皇帝打了个措手不及的他,对于对方的一举一动都很关注,生怕这个内阁也是什么针对他的举动。
“殿下不必担忧,这所谓的内阁,其实就跟翰林学士院的翰林学士一个意思,是圣上想要培植亲信,只是换了一个说法而已。”郭崇韬一下就看出这个内阁的本质,觉得并不奇怪。
就如李存勖培植亲信一样,圣上肯定会培植亲信,但又不是直接任命翰林学士或者中书舍人,所以就成立了这个所谓的内阁。
“小皇帝要配置亲信,本王也不能落后,本王也得招募一批人作为幕僚。”虽然知道李柷设立内阁的用意,但李存勖想对手都要培植亲信,他自然不能干看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