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赵匡凝只让自己统率一万兵马,朱友恭便知道自己刚才还是想的太好了。
他还以为这位楚王真的那么有魄力了呢,没想到还是不信任他。本来想着,若是对方真的信任他,他还会去试试,现在看来,他还是按照之前的计划来吧。
赵匡凝此人真的浪费了如此好的基础,坐拥两镇,却一点魄力没有。
既然决定采纳朱友恭的计策,赵匡凝便派出两队使者,李铤去西川,长子去淮南,都带着丰厚的财物。
临时抱佛脚,说的就是赵匡凝这种人。
……
“殿下,刚刚从汴州传来的消息,朱温已经率领五万大军离开汴州。”
太原,晋阳宫,得知这个消息,李克用脸上露出了笑容。这朱温,总算是去找赵匡凝麻烦了。
想来,以赵匡凝的实力,坚持一两个月应该没问题吧。
“好,这个消息太及时了!”李克用面露喜色,“去通知克宁、存勖和知祥,本王有要事商议。”
第二天一早,行宫前殿的早朝上,李克宁就代表李克用开始了‘逼宫’。
“启奏陛下,臣有事启奏!”李克宁站出来,高声说道。
“李尚书请说!”李柷淡淡道。
“启奏
陛下,之前五镇伐梁,夏州节度使李思谏背叛朝廷、转投逆贼朱温,致使伐逆大业夭折,臣以为朝廷应该出兵讨伐。”
李克宁的声音在不大的朝堂上回响,一时间下面的文武官员议论纷纷。
虽说这里的人大多都是出自河东集团,但其中大部分并不能进入决策层,自然不知道李克用等人的谋划。如今朝廷跟朱温在昭义对峙,现在突然要讨伐实力并不弱的李思谏,自然引起了不少人的议论。
论实力,夏州虽然不如河东,但两镇只见多年没有交恶,最近的一次就是两月前的夏州临阵倒戈。
听到李克宁的启奏,李柷眯了眯眼,便知道李克用这要准备对禁军动手了。
“臣附议!”作为李克宁的义子李存颢立即出来复议。
有了李克宁的带头,除了李克用、张承业、李存勖、李存审等人外,其他人都纷纷出来复议。
虽然有所准备,但看到这种局面,李柷脸色有些难看。
“李尚书此言虽然有理,但讨伐夏州一事还需谨慎对待。”李柷沉声道。
“陛下,此言差矣。李思谏阵前倒戈,致使伐梁大业无疾而终,有损朝廷威名,若不出兵讨伐,如何号
令天下各镇?”李克宁辩解道。
李柷看了一眼李克宁,继而望向李克用和张承业,“晋王和枢密使怎么看这事?”
虽然之前已经确定,但毕竟没有经过朝会确定,流程还是要走的。
李克用说道,“陛下,臣得知朱温已经亲自率领五万大军攻打荆襄,此时朝廷出兵讨伐夏州,正是天赐良机,臣以为可行。”
张承业附和道,“陛下,老奴也无异议。”
李柷点了点头,“既然晋王和枢密使都觉得应当讨伐,那此事就这么定了,只是这领兵讨伐之人?”
重头戏来了,李克宁作为急先锋,本想站出来,可还有一人更快。
“启奏陛下,臣愿意领兵讨伐夏州!”
是礼部尚书李存审。
李存审今年43岁,自从天复元年(公元901年)随军出征过,之后只参加过两次太原保卫战,后来就没有领兵的机会,对于这次机会,李存审并不想错过。
李存审的主动请缨,无疑打乱了李克用接下来的计划。在看到李克宁看过的眼神,李克用神色一凝,往前一步,“陛下,李尚书乃礼部尚书,今年的科举也即将举行,若是其领兵出征,则礼部无人管理,会
影响科举的顺利进行。”
“晋王殿下多虑了。”张承业站了出来,“李尚书本身就是武将,不擅长礼部事务,目前科举事宜基本由礼部侍郎韩偓在处理。若是李尚书愿意领兵出征,礼部的事可交由韩偓代理,以韩侍郎的能力,足以胜任。”
听到这话,朝堂上一些精明之人便发现了端倪。
枢密使张承业这是在反对晋王?
要知道在之前,张承业可是一直支持晋王,河东的发展也有张承业的一份功劳,怎么现在突然在出征领兵之人上出现了争执,不合理啊!
同样,李克用和李克宁也惊讶于张承业的态度,没想到他会站出来反对。李存审的主动请缨就已经让他们意外了,现在张承业也公然出来打擂台无疑更让他们震惊。
联想到李存审和张承业的关系,李克用的脸色有些难看。
“枢密使此言差矣,朝廷又不是没有合适的领兵之人,没必要因为此事就影响科举的举行。”李克用淡淡笑道,但心中却有些不满。
李克用亲自下场,让张承业犹豫了,毕竟正面跟对方交锋并不符合他的打算。其实若不是对方明目张胆想要染指禁军,他或许还不会公
然反对李克用的提议。
若是禁军大将军的职位让李克用的亲信担任,则圣上危矣。
看到场面一时有些焦灼,李柷对下面一直看戏的丁会示意了一下,让他去主动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