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杨府。
此处的主人名叫杨涉。
杨涉,懿宗朝宰相杨收之孙,进士出身,在李柷刚登基时为吏部侍郎。
这些日子,朱温纵容柳璨和李振大肆清算朝中重臣,独孤损、陆扆、崔远等人相继被贬,而杨涉不仅没有被贬,还被任命为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就是拜相了。
跟其他人拜相很激动不同,杨涉却是很怕。
听闻要为相,便和家里人相对哭泣,并对他的儿子杨凝式说,“这是我们家的不幸,并且这一定是你的累赘。”
杨涉暂时没被清算的原因也简单,因为其为人谦和厚道恭敬谨慎。
说简单的就是老好人、胆小怕事、尽量不得罪人,即便是对李振和柳璨也无丝毫的怠慢,所以不仅没被贬职,反而拜相。
“父亲,孩儿想去太原!”
杨府中,同样是进士出身的杨凝式忍不住说道。
杨凝式是杨涉的长子,今年31岁,进士出身,现在担任着秘书郎一职,从六品上的小官。
杨凝式现在不出名,但其在历史上却是有些名气,因为官至太子少师,被人称为‘杨少师’。
其在做官上倒无很瞩目的成绩,但在书法上却是万千士子的偶像
。
但此时他的,不过是一个刚刚入仕的小官而已。
听到长子这么说,杨涉吓了一大跳,连忙从椅子上起身看了看周围,确定没人后,才稍稍松了一口气。
不过杨涉看着长子的表情有些不满,压低了声音说道,“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梁王在各个府邸都安插了沿线,若是被他的知道我们在议论他,你知道会有什么后果吗?
这两日洛阳发生了什么你又不是不知道?
轻则贬出洛阳,重则家破人亡。
就算是为父拜相,也都谨言慎行,生怕做错事、说错话!”
不得不说,杨涉作为文人,但却没有儒家那种士大夫那舍生取义、杀身以成仁的想法。
也就是没有气节可言。
“若是贬出洛阳更好,洛阳城更加危险。”年轻气盛的杨凝式不以为意。
这也正常,别看杨凝式已经31岁,但他在二十几岁就考上进士。
要知道在大唐,进士每年只招几十个人,天下那么多读书人,考上进士并不容易。
所以四五十岁考上进士都很正常,而杨凝式二十几岁考上进士,自然是风光无比。
但现实比理想差了太多。
杨凝式考上进士时,正值大唐衰落,一众藩镇
争夺昭宗李晔,最后朱温胜出。
然后朱温迁都洛阳,也无心朝政,只知道清除异己,扫平称帝路上的障碍。
在秘书郎一职上自然做不了任何有意义的事。
而且他对父亲向朱温卑躬屈膝求得仕途平步青云也很不满。
“你知道什么?如今的乱世,若是离开了洛阳,去地方担任个刺史、长史你会甘心?
而且为父已经拜相,这个时候离开洛阳,梁王也不会同意,反而会认为为父想去投靠太原朝廷。
你也趁早打消那个不切实际的想法,你若去太原,你想过整个杨氏家族没有?
以梁王的性格,肯定诛杀我杨氏满门。
你难道想因为你的一时冲动,让整个杨氏一族跟你陪葬吗?”杨涉有些恨铁不成钢。
在他看来,好好待在洛阳有什么不好?
听到可能牵累族人,杨凝式也犹豫了。
别看他嘴上说的好,但真到要做出决定的时候,又有些畏手畏脚。
见长子被自己说动了一些,杨涉叹了口气,安慰道,“式儿,你看看那八位亲王,还有氏叔琮和朱友恭的家人,都是什么结果。
就好好当你的秘书郎,等过段时间我想办法把你调到御史台或者户部等地方去
。
这个乱世,活下来才是最重要的。”
“父亲放心,孩儿知道了!”
最后,杨凝式还是退缩了。
他没有不顾一切的决心。
而且有着一个宰相父亲作为靠山,总比他去不熟悉的太原朝廷更适合他。
“明天跟为父一起,去李振府上拜访。这段时间的乱局,是李振和柳璨二人联合弄起来的,我们父子想要不被牵连,要打点好跟这两人的关系。”
相比于杨涉父子卑微求全,在邓州,却是有人选择了北上。
那就是韩偓!
韩偓算是昭宗李晔为数不多的亲信大臣,龙纪元年(公元889年)进士,曾官至兵部侍郎。
因为得罪朱温,连贬三次,直到如今被贬邓州担任司马。
对于洛阳发生的事,韩偓也从朱友恭以及其他从洛阳而来的商旅的口中得知。
特别是听闻昭宗李晔被害,韩偓在府上戴孝数日。
前不久更是得知当今圣上逃往了太原。
跟李克用需要盟友分担来自朱温的压力一样,赵匡凝也动了跟李克用结盟的意思。
但赵匡凝跟李克用没什么往来,于是便想起了在邓州担任司马的韩偓。
其实对于北上太原,韩偓不太热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