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司农寺担任主簿的时间里,辛弃疾并没有忘记自己的抱负。他频频给朝廷上书,又写下了《九议》,提出了许多发展民生经济的策略。”
“沉醉于温柔乡的宋孝宗和南宋的高级官员们终于不耐烦了,于是将辛弃疾驱逐出都城临安,任命其为滁州知州。”
“滁州知州,乃是一地长官。面对朝廷对他满腔热血的无视,辛弃疾既心灰意冷,又隐约有些激动。至少,他不用再无所事事了,至少能为生民百姓做些实事。”
辛弃疾来到了滁州,他坐在马车上,看着四下一片荒凉景象惊讶不已。
他料想到了偏远的滁州应当有些荒芜,但没想到如此破落。
一时间,辛弃疾心中沉重不已。
抵达知州府的第一时间,辛弃疾召集了所有官员。
“自金宋两国停战以来,江北各地皆在休养生息,恢复民生经济。唯独滁州,依旧一片荒凉。如此局面,在座所有人都逃脱不了责任。现在,辛某人来了,绝不允许滁州还是这幅样子!”
辛弃疾沉声说道。
下面的官员们纷纷附和着,然而皆是一脸不以为然。
滁州几任知州都没能改变这个局面,让滁州发展起来,就你一个年轻人,也敢口出狂言?
“辛弃疾来到滁州后,宽征薄赋、招流散、练民兵、议屯田。仅仅半年,整个滁州便焕发出向上的生机。时人有言,商贩云集,民生兴旺。同时,辛弃疾依旧没忘了他收回北地的志向,不断的收集着北方的情报,并且向朝堂上书。”
“在奏折中,辛弃疾提出仇虏六十年必亡,虏亡则华夏之忧方大。历史验证了辛弃疾的战略眼光,在辛弃疾上书三十多年后,铁木真建立蒙古汗国。六十二年后,金国覆灭,蒙古汗国席卷中原,灭南宋,建立元朝。”
撒北宁缓缓说道。
“预言家,刀了!”
“唉,南宋本来有很多机会的。岳飞和辛弃疾这两个,哪一个要是能够得到重用,南宋估计也不会灭亡了。”
“谁说不是呢,给他机会他不中用啊!”
观众们纷纷在直播间中评论道。
节目中,撒北宁的旁白还在继续,剧情也在持续推进。
“这封上书换来的是,辛弃疾再度迎来了调动。也许是怕辛弃疾这种主战派私自发起对金国的战事,朝堂给辛弃疾找了点事情做——派他去剿匪。”
赵一洲重新穿上了戎装,眼神明亮,情绪有些亢奋。
带兵打仗,才是辛弃疾所想要的。只可惜,打的不是金人。
“大人,这些匪徒极为狡猾,让我等头疼不已。朝廷派了几任长官过来,都没能将他们剿灭。敢问大人,可有何计策?”
辛弃疾的下属打量着这个听说曾经带着五万人斩首敌军首脑的猛人,充满期待地问道。
“三个月,还你等一个朗朗青天。”
辛弃疾伸出三根手指,自信一笑,道。
“辛弃疾没有食言,三个月时间,他便将此地的匪患涤荡一空。而后,朝堂的调令又来了。”
“南宋之时湘南一地民风彪悍,时常发生叛乱。辛弃疾上任后,建立了一支飞虎军。成立不久,飞虎军便成为令金兵胆颤的雄师。”
“也许是见辛弃疾才能过人,朝堂用起他来越发顺手。自归顺南宋十八年,辛弃疾换了十六个岗位,在每一个岗位上都干得极为出色。不管是治军平叛还是牧民发展经济,辛弃疾都做得极为出色。”
撒北宁沉声说道。
“卧槽!贱不贱啊?!”
一个正在观看节目的少年愤怒地破口大骂道,骂完才意识到自己在家中客厅,急忙捂住了嘴巴。
他的母亲瞪着他,刚要开口训斥他,只见他的父亲也是一脸愤慨。
“骂得好!”
如此朝堂,让人无法不骂。
“你说,这辛弃疾既然能力这么出众,看朝堂频繁调动他去解决麻烦,显然也是知道他的能力的,为什么不重用他?”
少年的母亲疑惑地看着她的丈夫,问道。
“怕打扰到他们临安这些权贵享福呗!”
少年的父亲愤怒地说道。
“可惜了。”
少年的母亲虽然对历史这方面兴趣并不是很大,可看到辛弃疾的命运,依旧不由惋惜万分。
“如果岳飞没死,让岳飞来领兵打仗,让辛弃疾来发展经济民生,布置战略,估计就是南宋这个娘们王朝也能灭了金国吧?”
威搏上,有网友气愤地发帖道。
“十八年间,辛弃疾做了许多事,但依旧满怀愤懑。他的志向在于领兵打仗,而不在于四处奔波救火。辛弃疾大概是一个矛盾的人,说他是理想主义者,他却一次次地接受有背于理想的安排。说他是现实主义者,在目睹南宋的糜烂后他依旧没有放弃心中的理想。或许,辛弃疾只是想力所能及为南宋、为百姓做一些实事。”
“然而,十八年的奔波劳碌,换来的是朝廷的一纸罢免。辛弃疾为官期间,用官银买粮赈灾,耗费大量财政练兵,引来了不少权贵的不满。在他们眼中,这些官银本应该是他们口袋里的。所以,在权贵的弹劾之下,辛弃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