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您的意思是?”
张宋文扮演的蒙骜迟疑地看着赵一洲。
“赵括小儿,在跟我们玩笑里藏刀之计。”
赵一洲冷笑一声,抽刀出鞘。
青铜剑身古朴无华,剑锋上甚至存在着许多豁口。
这把刀,已经多年没有出鞘了。
这世间,能让白起的刀出鞘者已经不多了。
为帅者,决胜于千里之外。
他早已过了需要身先士卒、冲杀在前的阶段了,他打仗,更喜欢在战争前便奠定胜局。
这便是将与帅的区别。
将者,只需考虑排兵布阵,考虑战场上的因素。
而为帅者,从庙堂到外交,从天象到地理,无不需要通盘考虑。
这场战争,之所以能让这把剑出鞘,不是因为这场战争有多艰难。
而是赢了这场战争,大秦统一之势,再也无人可挡!
“既然赵括小儿想玩笑里藏刀之际,我便成全他!”
赵一洲手中紧握着青铜剑,走上前去。
“将军,您打算怎么打这一战?”
王金松好奇地看着赵一洲,眼中满是渴慕地求知欲。
他丝毫不怀疑白起能打赢这场站,他只是好奇,白起会怎么打这一场战!
在大秦所有人心中,白起便是军神!
“赵军此时必定是外松内紧,丹东河岸,恐怕全都是他布下的伏兵。”
赵一洲走上前去,手中长剑指着地上的地图。
“我军将计就计,全军前进,先头部队五万人进入埋伏阵地,送赵括一份大礼!”
这进入埋伏阵地的五万士卒,很有可能是要全军覆没的。然而,说这话的时候赵一洲神色毫无波动,仿佛这五万人只是一个数目而已。
镜头中,沉重地气氛,让所有观众感受到了一股压迫感。
这就是战争。
战争,不是请客吃饭,是要死人的。
在战场上,所有人命都成了胜利的筹码,所有人头都能被量化成军功。
尤其是在战国这个年代,一场场史诗级的战争,如同一个个绞肉机,动辄杀敌数十万,是后世任何一个时代都比不了的。
镜头一转。
一辆战车上,彭鱼晏高坐于点兵台上。
“报!秦军大股军队开始行军!”
一匹快马疾驰而来,大声喊道。
“再探!”
彭鱼晏精神一振,兴奋地下令。
“赵将军果然料事如神!”
“秦军已经按耐不住了,等他们进入我们的包围圈……”
“哈哈哈哈……”
赵括身后几名副将拍着马屁,哈哈大笑着。
“秦军步卒天下闻名,切不可轻敌!就算是伏兵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这一战也一定会是一场硬仗!”
赵括眉头一皱,转头不悦地看着他们。
他的副将安静了下来,脸色有些尴尬,心中也有些惊讶。
虽然他们面上对赵括很是恭敬,然而心中却是有些看不起赵括的。
在他们看来,赵括不过只是读了几本兵书,且得益于他的父亲马服君的功绩,才能够取信于在赵王。
对此,他们心中也是有很大不满的。
事关赵国生死存亡,竟然派一个从未有过领兵经验的人前来统军?
虽然赵括一来便布下了疑阵,让他们这些将领都看到了赵括并非一个草包。
然而,他们心中还是有些不以为然的。毕竟,到了战场上见真章,才能知道一个将领行不行。
但不得不说,赵括不骄傲自满地心态,还是让他们稍微正视了他一些。
又一匹快马冲来。
“报!秦军正在接近包围圈!”
前线探子大声喊道。
“再探!”
赵括深吸了一口气,大喝道。
他的手指,在剧烈地颤抖着。
“父亲、大王,赵括会向天下证明,我赵括并非只会空谈!”
赵括低声喃喃道。
“报!”
节奏越来越快,让所有观众心中都暗自紧张并期待着。
网飞上,所有外国观众看得有些痴迷。
这是来自于两千多年前的战争艺术。
早在两千多年前,这个国家的战争就已经如此宏大了。
这一期节目,不仅让国内观众过了一把眼瘾,更是让全世界看到了华夏的博大历史。
“秦军马上进入我军包围圈!”
赵括猛地站起身来,转身双手握住鼓槌。
在他身后,是一尊巨鼓。
赵括转过身来,亲自擂着鼓。
每一下,都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鼓声滚滚如雷。
埋伏于丹东河岸的赵军冲杀了出来。
镜头拉远,那一个个攒动地人头就像是蚂蚁一般。
秦军慌成了一团,前线的士兵连忙举起了盾牌。
“砰砰!”
两声连在一起的鼓声响起。
“齐射!”
传令官声嘶力竭地大喊。
嗖嗖嗖……
一阵密集地箭鸣声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