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3章 上阳台帖(1 / 3)

先生

许冰不忍地看着李白。

她实在是不愿意看到,李白再度重蹈覆辙。

然而,李白却是洒脱一笑,摇了摇头。

不必再劝。

许冰长叹了一口气,情绪有些低落。

不谈此事。既然后世人如此了解我的诗,想必,我留下的那些墨宝,也成为后世的瑰宝了?

似乎是为了缓解沉重的气氛,李白饶有兴致地看着许冰,笑着说道。

李白不止在诗之一道上做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地步,他的书法,同样是一绝。

连草书大家黄庭坚,都对李白的书法极为认可。

宋徽宗更是如此评价李白的书法:太白尝作行书乘兴踏月,西入酒家,可觉人物两忘,身在世外一贴,字画飘逸,豪气雄健,乃知白不特以诗鸣也。

李白的书法,对笔锋的控制力很强,收放自如,用笔快健流畅,行笔苍劲雄浑,一如其诗风一般。

然而,许冰却是重重地叹了一口气,低下了头。

后世只有一幅您的字作留世。

闻言,李白惊讶地看着许冰,甚至有些惊愕。

就剩一幅了?

许冰点了点头。

是。

哪幅啊?

李白问道。

上阳台帖。

许冰沉声说道。

李白哑然失笑,摇了摇头。

先生

许冰有些失落,李白的作品仅存一幅,对后世人来说,这是多么大的一个遗憾。

几幅字尔,何必挂怀。

李白摆了摆手,反而安慰许冰道。

先生,您的每一幅画,都是无价之宝。遗失了那么多,实在是太可惜了。

许冰闷声说道。

无价之宝?哈哈哈哈

听到许冰这话,李白突然哈哈大笑着。

太白可称之为无价之宝,太白的诗可称之为无价之宝,人间真情也可称之为无价之宝。一幅字而已,算什么无价之宝?

话语之间,尽显李白的豪迈。

但没有人会认为他这话太过狂妄,诗之一道第一人,说出这样的话,没有一个人会不认可。

说说,太白的上阳台帖,后世值多少银子?

李白笑着问道。

后世,上阳台帖一度流落外邦人手中

许冰沉默了片刻,开口说道。

说到一半,李白打断了她。

太白的字,怎么会在外邦人手中?

李白一脸惊讶,问道。

后世,华夏大地曾两度被外族统治。满族朝廷皇室,大肆买卖文物。上阳台帖,被满清贵族卖给外邦人了。

后世那么多人讨厌清朝,绝不止因为清朝不是汉人朝廷,而是因为满清不尊重华夏文明,甚至是践踏华夏文明!

同样是外族人统治华夏大地,后世对元朝的评价可比清朝好多了。

到现在,都有许多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因为满清贵族而流落海外。

屏幕前,无数国内观众也感到无比愤怒。

尤其是来自于粤省的观众,对于清朝的愤怒和痛恨,是刻在血脉和骨子里的。

近些年,由于一些影视作品的美化,许多人都对历史上的满清缺少了正确的认识。

但每一个知道历史上满清对粤省人民做过什么事的粤省人,都不可能不痛恨满清朝廷!

从清初顺治年间,清廷的迁海令,便让东粤人民饱受荼毒。

一道迁海令,东南沿海地区所有人,内迁五十里!

命令下达之日,许多地方官员放火烧屋,用鞭子抽、用棍子打,强迫沿海百姓内迁。

有清一朝,在满清官员的眼中,便从未把汉人当人看过!

无数人因此流离失所,无数靠海吃饭的老百姓,在内迁的动乱中被饿死、被迫害。

史书记载,迁海令导致沿海幅员上下数千里,尽委而弃之,使田庐丘墟,坟墓无主,寡妇孤儿,望哭天末。

在这场内迁中,沿海地区人口少了一半!

自有粤东以来,生灵之祸,莫惨于此。

清初诗人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如此写道。

足见,这是如何悲惨的一场浩劫。

后来呢?

李白长叹了一口气,问道。

后来,一位叫张伯驹的人,倾尽所有,花费二十万两白银,从外邦人手中买下了上阳台帖。

在那时候,二十万两白银,可以在燕京买数百套四合院!

二十万两?

听到这个数字,李白瞪大了双眼。

区区一幅字画,如此破费值得吗?

李白不解地问道。

先生,张伯驹花费二十万两白银买下上阳台帖,并非是为了自己。张伯驹先生,乃是为了后世之传承!

张伯驹先生买下上阳台帖,并不是为了自己收藏。他无偿将上阳台帖捐献给了博物院,因为他,我们后世之炎黄子孙才能看到太白先生的真迹!

许冰激动地说道。

李白眼中怀有欣慰,微微摇了摇头。

区区一张纸而已,不要也罢。后世人既识我,当学我一般,洒脱,自如!

李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