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科幻灵异>三国:从隐麟到大魏雄主> 第七百零五章 若大魏四百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百零五章 若大魏四百寺,多少楼台烟雨中?(1 / 2)

陆羽口中讲述的,儒道的故事从春秋战国,一直贯穿到了大汉,乃至于爆发出黄巾起义这场极富宗教色彩,关乎“儒道相争”的起义!

细细的阐述,战国时期,与儒家抗衡的并非道家,而是墨家…

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是春秋晚期人,曾担任过周朝的史官,而“道”的推广,则是陈氏公子去齐国之后,由陈氏家族将《老子》一文传播到齐国,作为齐国的理论依据。

而道家的形成,则是齐国稷下学中的首要学派,这一学派“采儒法之善,撮名法之要”,富于宽容精神,能与儒家和谐相处。

孔子也经常向老子请教一些问题,足以说明…早期的道家与儒家是和谐的。

转折点,出现在西汉。

大汉初年,汉高祖吸取了秦朝暴力改革而亡的教训。

加上汉初民生凋敝,于是将道家衍生的“黄老无为”思想作为治国方略…这段时期,道家成为了大汉主流的学术。

可历经文帝、景帝两朝,国力渐丰…

武帝继位后锐意进取,道家的“无为”思想就显得有些保守,只能以儒术缘饰法制,所谓——霸王道而杂之!

渐渐的,儒家思想成为了大汉新的意识形态,道家思想则流落于官学之外…

陆羽细细的将这中间的故事、事件…娓娓讲述给张鲁。

其中一部分,张鲁是知道的…

另一部分,张鲁却是陌生的,他凝着眉,细细的聆听…

这个话题,他很感兴趣。

陆羽的话还在继续:“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断的挤压着道家崛起的希望,道家自然不肯罢休,就要重新上位!”

“为了迎合天子,这期间,道家开始与方术、仙术相结合,试图以此教授皇帝感应上天,比如《天官历包元太平经》就是在这个时间问世,只可惜…在儒学强大的‘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理论下,历朝历代的帝王对道术压根都不搭理!充斥着灾异、感应等要素的儒学,依旧是大汉的治国思想!儒、道之争,在这一回合…道家全面溃败!”

呼…

陆羽口中的时间点已经贯穿了整个西汉,而张鲁深深的呼出口气,感慨万千。

这一节,他知道…

也正是因为无数道门先辈的努力无果后,他的祖爷爷张陵才改名为张道陵来到巴蜀的鹤鸣山传道。

这里远离中原,儒门的渗透并不那么强烈,且百姓信奉巫蛊…这给予了“道”最肥沃的成长空间。

果然…

陆羽的话锋一转,转向的便是五斗米教这一块儿。

“上面走不通,还能走下面…大汉顺帝时期,一个叫张陵的学生发现自己擅长的道学实在是不受重视,干脆放弃官位,跑到巴蜀之地…这里蛮部众多,崇尚巫鬼,又缺少豪门世家,儒学的渗透力较差,治安也不好,于是,他改名张道陵,说自己是生于光武帝时期,是西汉开国功勋张良的后裔,并且创立了‘正一道’这样的道家宗派。”

“所有参与的人都得先交五斗米,然后能享受符书教化、符水治病、符箓驱邪…而巴蜀之地就在这样的道学启蒙下,竟真的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治理,乃至于如今…第三任天师,也就是张天师你治理下的‘政丶教合一!’张天师乃是天师道、正一盟之主,我说的是真是假,没有人比你更清楚了!”

一口气讲述了这么多…

陆羽提起一口茶盏,抿了一口…余光瞟向张鲁…

而此时张鲁的眼芒中释放出的唯有“震惊”二字,他只觉得…陆羽这个人太可怕了,他不仅仅了解“儒”,更了解“道”,了解整个正一盟、天师道、五斗米教的发展规律。

怪不得五斗米教的圣女都会因为他而放弃原本的计划,乃至于…“女大向外”…

这位魏太子有这个魔力,也有这个魅力!

他太懂了…

与他攀谈,有一种…浑身都暴露在外,任何秘密都藏不住的感觉。

过了一会儿…

张鲁摇摇头,“不愧是善于攻心,洞悉万物的太子殿下,太子对我教,对儒道相争的这段历史知之甚详啊!所以…太子殿下想要凭着这个故事,让我相信且率三十万五斗米教徒投诚于大魏么?”

“要不然呢?”

陆羽笑着回道,“张天师能选择的余地还多么?当年区别于你的祖父在鹤鸣山建立天师道,另一波抗争者张角于中原大地创建太平道,扇动黄巾起义…妄图推翻汉王朝的统治,以此为基夺回道门失去的,可结果呢?儒家的能量太大了…这么多年,儒门中…早已建立起的氏族体系,只要他们同仇敌忾,那太平道根本没有机会?”

“如今的大魏比之曾经的汉更加强大,兵马百万之众,天下十分,魏已取其九…张天师难道觉得,当年太平道没有做到的,天师道在大魏就能做到么?”

这…

张鲁面色微沉,“太子殿下是在威胁我么?”

“不…”陆羽轻轻摇头,“我是在帮天师道,也是在帮张天师…”

陆羽缓缓起身,他负手而立走到了门前,抬起头眺望着账外的苍穹。

“魏终将取代汉…道门在汉失去的,我可以保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