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锦鲤就掰着手指头,一一数道,“小舅舅认识那个大块头,这是第一厉害,小舅舅还能让大块头照顾大舅妈的摊子,这是第二厉害,那个大块头让小舅舅去他身边干活儿,这是第三厉害。”
“所以总结起来,小舅舅就是很厉害啊。”
苏锦鲤说完,圆溜溜的双眼就盯着周三郎:我是不是很聪明,快夸我呀。
周三郎笑的不行,“咱们小锦鲤真聪明!”
苏锦鲤同意的点点头,“嗯嗯,我也觉得我聪明。”
周三郎和苏锦鲤说话的间隙,又陆陆续续的有人来卖菜饼子,杨氏照样两个菜饼子一碗干笋猪骨汤,汤可以自己带容器来装。
周三郎跟着来的意思,就是希望能请李爷照顾大嫂的摊子一二,现在事情已经办好了,也不耽搁,准备带着苏锦鲤回家。
奈何一直跟他好好的苏锦鲤,死活抱着杨氏脖子不撒手,弄得周三郎只好把她留下来,和周大郎一起回家。
旁边的茶摊老板见苏锦鲤挨着杨氏站着,好心的拿了一张小凳子过来,“周大嫂,我这有张小凳子,空着也是空着,给你家闺女坐着,等你收摊了在还给我就成。”
杨氏闻言,连忙道谢,“大爷,真是太谢谢你了,那我就不客气,借你家的凳子用用,晚些时候给你送到茶摊去。”
茶摊老板道,“姓刘,你叫我刘大爷就成。”
杨氏立即喊了一声,“刘大爷。”就舀了两碗干笋猪骨汤,端给刘大爷和他老伴,“刘大爷,这是我自己炖的汤,你尝尝,”
刘大爷推辞,“就是看小娃娃乖巧,借张凳子给她坐着,哪里就要喝你的汤,用不着用不着。”
杨氏道,“这也不是值钱的东西,大爷看到了,我也是做添头送给买饼的人,你尝尝。”
刘大爷这才接过碗,喝了一口,顿时被汤的鲜浓清香给折服,一口气就喝完了。
“我瞧着你这汤里似乎有笋子,那东西能做汤?”
杨氏道,“就是笋子,这不是遭了雪灾,家里没吃的吗,天气暖和后家里人就进山找吃的,碰到这笋子,就扒拉回家,怕有苦涩味,特意晒干了的,关键时候也能填一填肚子。”
刘大爷听着这话,“还不错,经过这一晒,这笋子吃起来确实不苦涩,就是有点绵,牙口不好吃不来。”
眼见又人买菜饼,刘大爷也不耽搁杨氏,把碗拿到茶摊,让老伴清洗干净,又用滚水烫过,才还回来,还拿了一块麦芽糖给苏锦鲤。
苏锦鲤甜糯糯的道谢,“谢谢刘爷爷刘奶奶的,锦鲤很喜欢。”
刘大爷摸了摸苏锦鲤小脑袋瓜,“小娃娃真乖,要是渴了,就到刘爷爷刘奶奶这喝水。”
苏锦鲤软乎乎的点头,“谢谢刘爷爷,锦鲤知道了。”
刘大爷这才明白,这好看的小娃娃叫锦鲤,“原来小娃娃叫锦鲤呀,名字真好听。”
苏锦鲤点头,“嗯嗯,我也觉得好听。”
杨氏忙完看到洗干净送来的碗,对刘大爷老两口又多了点好感,很爱干净。
又看刘大爷拿了糖给外甥女,杨氏就用叶子包了两个菜饼过去。
到了中午,杨氏的菜饼卖起来快了许多,不到一个时辰,就差不多卖完了,锅里只剩下十几个。
李爷忙完过来,就看到已经卖的差不多了,连忙叫杨氏包了两个,顺带问了一句,“周三郎大嫂,没人找你麻烦吧?”
杨氏摇头,“有早上李爷那句话,哪里会有麻烦,李爷要是不嫌弃,这两个饼就送给李爷尝尝。”说着,杨氏又舀了一碗汤送过去。
李爷却坚持给了钱,“早上就尝过一个了,都是做买卖,哪有一直尝,钱你收着,有啥事,就寻个力夫去寻我。”
杨氏就爽朗道,“行,那我就先谢过李爷了。”
又过了两刻钟,剩下的饼也卖完了,杨氏就收拾东西,去找三大爷。
三大爷已经拉了一趟人,这会儿正在城门口歇着,看到杨氏带着苏锦鲤推着东西出来,就上来搭把手。
把东西都装上牛车后,杨氏道,“三大爷,我还得去买些东西才能回,得劳烦你等一等。”
三大爷挥挥手,“现在也没人坐车,大郎媳妇,你要买东西就去。”
杨氏哎了一声,抱着苏锦鲤就进了城门。
先是带着苏锦鲤去了布庄,买了几尺棉布,又去猪肉摊上,买了猪骨,又去买了面粉。
路过包子铺的时候,买了四个肉包和五个咸菜包。
苏锦鲤见杨氏拿了这么多东西,就要下来自个儿走,杨氏拗不过她,只得让她自己走,“小锦鲤,抓着舅妈衣裳,不能松手,记住了没。”
苏锦鲤乖乖点头,“舅妈,锦鲤记住了,不能松手。”
杨氏道,“对,不能松手,松手就找不到舅妈了。”
苏锦鲤就想到话本里专门抓小孩子的拐子,顿时吓得一抖,紧紧的抓着杨氏衣裳。
虽然有点吓到外甥女,杨氏却没有半点儿愧疚,就是要孩子害怕,才会记住她的话,抓着她不放手。
不然这街上人多眼杂的,弄丢了小锦鲤,她得后悔死。
锦鲤对于话本里说的拐子并不怕,但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