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刚刚结束,房遗玉这颗苹果熟悉褪去了青涩后,大雪扑朔飘了下来,落了没脚的厚厚一层。
这让长安城里的百姓们更加惊奇了。
雪早不下、晚不下的,偏偏在正阳公办完婚礼后就下了,这莫不是上天在给他面子,说是黄道吉日,那就是黄道吉日。
这只是一个巧合。
但在已经上了有色眼镜的百姓们眼里,他们才不会这么认为。
大雪都已经下了起来,离新年就越来越近了起来。
家家户户都开始置办起了年货。
肉米油盐这是不可缺少的,除此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财神像了。像是房玄龄、程咬金这种大户人家,请的是玉质的财神像。
稍微富庶一些的家庭,都是铸了铜的财神像。
一般的家庭,都是请石匠,凿一个石质的财神像。
也就是那些家庭真的不好的,才会找木匠弄一个木制的,可以差一些,但是不能没有。万一哪天被正阳公眷顾,就发大财了呢?
尹煊是哭笑不得。
不过这些人也就是拜着图个喜庆,也没人打着拜财神教的旗帜,尹煊也就任他们去了。
他现在更在乎的是新年的事。
前几个新年,都是自个过的,但今年不同往常,现在…大唐百姓手里有钱的多了,像是那些个读书人,在尹煊的蛊惑、呸,是谆谆教诲之下,都能放下脸皮去赚钱,一个月少说两三贯、多的近十贯的都有。
作为一个食肆的掌柜,尹煊当然不能放弃这么好的一个捞钱的机会。
新年什么是最重要的?
自然是年夜饭。
同福食肆之前是不会提供年夜饭的,尹煊不是一个纯粹的商人,和赚钱相比起来,过自己的小日子要更重要一些。
但尹煊觉得,今年可以提供一波年夜饭。
当然…不是大年三十的晚上还继续营业,而是做好年夜饭礼盒,不想自己烧饭、或是觉得自家做饭不好吃的,就可以买这个礼盒带走,回去热一热就能吃了。
这个决策做好。
尹煊就差遣刘景先写了份告示,贴在食肆门口。
客人们来来往往,不会错过这个东西。
李渊瞥了一眼,没怎么往心里去,他不在乎这个东西——他脸皮厚,到时候去自己这个孙女婿家里蹭一顿年夜饭就是,反正丢脸不是一次、两次的了。
魏征两眼放光。
这是…宴席的意思?
匆匆扫视了一眼,魏征一个箭步就蹿了进去,一不小心还差点闪着自己的腰,被路过的客人扶了一把,才没摔倒。
“店家,你们这真的卖年夜饭?”魏征哎哟叫痛揉着腰,但一点都没忘他最惦记的事。
尹煊点点头:“你这么激动的?莫不是家里的饭菜不好吃?”
魏征一拍手:“何止!”
“要是能有店家你这一半,不哪怕是四分之一美味,我也不会天天大老远奔着食肆来了。”
他说起这个话题,就是一阵唏嘘。
铁锅这东西传出来有很长一段时间了,可做菜的技法依旧还没能研究出多少来。偶尔民间冒出来一个稍微会用铁锅的。
还轮不到他们这些国公出手,李世民就给揪到尚食局去了,还美名曰,是为了大唐美食文化的进步和发展。
从尹煊这学来的小词一套、一套的,他们都快信了李世民的鬼话。
这就导致,像是魏征这些人家的厨娘、厨子,进步极其缓慢,烧出来的东西能入口,但不美味。
“算了,不提这些伤心事。”魏征摆摆手,叹了口气,“我看门外的告示说了,要出售年夜饭的礼盒?”
尹煊点点头。
“这是怎么一回事?”魏征有些疑惑,“难道大年三十那天,你还要继续准备开门营业?”
他认识的尹煊,可不是那个为了食肆的生意,就会放弃重要日子的人。
尤其是尹煊现在的身份。
怎么可能会为了客人,就抛弃新年?
尹煊轻轻一笑,解释起来:“就是你告诉我,要备多少人的年夜饭,然后把钱给我,我提前给你们做好,到大年三十这天,差人过来取食盒就好。”
“反正现在寒冬,食物也不会坏。”
魏征眼里的光又明亮了几分:“这倒真是一个好主意,怎么前几年不弄这个?”
尹煊一摆手:“前几年没几个人能吃得起,就懒得弄了。”
魏征一噎,果然……是正阳公的办事风格。
“给我备上一份,多少钱?”魏征没在这点上深究下去,而是开口问道。
尹煊问道:“准备多几个人的份的?”
魏征掐指算了一下,七个孩子、一位夫人、再算上自己:“九人份的。”
“九人份的啊。”尹煊轻轻一点桌子,“那就交五百贯吧。”
魏征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你这…还真是不便宜,合辙一人要五十多贯?”
“嗯,按人头算的,一个人头五十贯。”尹煊懒洋洋地解释了起来,“不包含酒水,酒水要另买。”
魏征一瞪眼:“那你收我五百贯。”
“四舍五入嘛。”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