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人的这一番话,其他几个人点点头。
也是。
薛仁贵现在表现的虽然恐怖,但…坊间传闻,薛仁贵之所以能做到这种事,还是占了地形之优。
大唐能做到这一步的人虽然不多,但诸如陛下、李靖这种人,都是能做到的。
也就是说…薛仁贵现在是到了很优秀的地步,但离那种高不可及的神仙程度,还是差了一些的。
但李世民心里就更痒痒了。
薛仁贵和尹煊他们最大的优势是什么?最大的优势并非是他们现在所掌握的能力,而是他们的年纪。
太年轻了。
像是李世民,他年轻的时候也很厉害,然后…现在他就做皇帝了。未来他们会变成什么样,这就很难想象。
这两个人,无论哪个拉出来,都是能够撑起一个王朝的栋梁。
一想到自己退位、身死之后,无论哪个儿子成为皇帝,都需要这样的人才——这搁在其他朝代,那都是怕自己儿子压不住那些人,担心这些人会成为权臣。
但…
放自己这就不一样了。
李世民现在基本上不怎么担心尹煊会成为权臣,他现在是苦恼的,怎么用一个合适的理由,去把尹煊的“病”给治好,然后拉到朝堂里去。
想到这,李世民又叹了口气。
长安城里,都在如此讨论着薛仁贵日后的成就,尹煊这段时间,倒是发现了一个巨大的问题。
自己好像一直都忘了,把时钟这东西给弄出来?
时钟、或者说对时间有一个具体、详细的认知,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任何对物体衡量的计量单位,都是如此重要的。
大唐并不缺乏对时间的认知,但不够精细,而且…推广也不是很足,只有像是尹煊这种身份的人,方才能对时间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知。
现在所用的测量时间的装置,一般都是日晷,这其实是一种很精确的装置了,如果不去考虑地球轨道的偏心率、不去考虑地球自转轴的倾角的话……
所以日晷固然精确,但用处还是过于限制了一些。
其次便是刻漏,用一小壶、壶底穿孔,壶中立一个刻尺,随着水流下降,就能知道时间。这也是一个相对精确的方法。
但问题就在于,这东西并不方便。而且…根据壶底的孔洞大小不同,流速也会不同,这样时间认知上也会有偏差。
时钟这东西,技术含量还是蛮高的。
但对现在的大唐来说,并不算困难,实际上…说出来可能会让人有些难以置信,擒纵装置在唐代,就在现在这个时代,就已经被研究出来了。
虽然…现在所用的,还只是暂歇性的,到宋代才会被苏颂那个大佬给彻底完工。
但有了就好办。
机械钟里,最重要的就莫过于擒纵器这种东西了,有了擒纵器就有了机械钟。
尹煊让李丽质去打听了下,从太史局把这个东西给顺了出来,而后几个小姑娘就开始研究起了这个东西。
有了擒纵器的基础,没要一个月的时间,她们就做出了成果。
一台几乎快有一个尹露露高的机械钟给做了出来。
所用的刻度,并非是尹煊熟知的“一到二十四”,而是依旧沿用了,子丑寅卯的称呼,不过也仅仅只有这些区别。
依旧是二十四小时的划分,一个时辰拆分成了阴时、阳时,每个小时辰,分为六十个分钟,每个分钟又分为六十秒钟。
“这就是你说的,更精细的、用来测量时间的机器?”李世民绕着这台机械钟打转,眼里啧啧称奇。
自打李承乾的事暂且落下了一个帷幕之后,李世民就很爱往同福食肆跑,几乎每三四天都会来一趟。
朝堂上虽然有些怨念。
但李世民也不耽误朝政,再加上又相当于死了个儿子,心情不好需要发泄,这他们也能理解。
长孙皇后现在是彻底不住皇城里了,李承乾的事,最伤心的就莫过于她了。为此还大病了一场,也幸好是这段时日,在同福食肆把身子骨养的好了一些,再加上李世民请来了孙思邈。
不然…这位皇后可能都很难熬过这一劫。
李世民很喜欢这台时钟。
李丽质她们研究东西,有一个很显著的特征,那就是华丽。
这台机械钟的外观沿袭了一如既往的风格。
雕龙刻凤,请的都是最好的工匠,研究机械钟是花了不到三十贯,但请大师傅刻这么一个雕塑、又买了上好的木头,这就用了五十贯。
“对。”尹煊点点头。
李世民又看了一会,脑袋一灵光,终于看懂了这个东西:“所以…这个最细的针,转动一圈,这个第二粗的针就会跳动一下?”
“然后这第二粗的针,转了一圈,这个最粗的针就会跳动一格,也就是一个时辰?”
尹煊有些惊讶,一拍手掌:“你好聪明,不用说明,竟然就弄懂了!”
李世民倒吸一口凉气,有些牙疼。这阴阳怪气的……
“不过弄错了一点,最粗的这个叫做时针,跳一格是半个时辰。”尹煊把浮夸的语气给收起来,点出了李世民话语里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