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周易哲学解读> 《左传》与《周易》(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左传》与《周易》(五)(3 / 3)

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孙子兵法》用间篇里说:“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这说明春秋后期至战国初,春秋《周易》文本用于卜筮是可信的。因《论语》既有引用《周易·恒》里的句子:“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又有孔子的感叹:“加(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孔子时期《周易》是被史巫篡改并错用为卜筮之书,儒门自然也就不削一看。孔子到晚年才发现《周易》并不是用于卜筮的书(与史巫不同),发现《周易》里的\"德义\"思想,但感叹自己已年老了,没有多少时间弄清楚《周易》了,才与《周易》一书形影不离,\"韦编三绝\"。并感叹假若多活几年,再有五至十年的时间,就会把《周易》彻底给弄明白。)。说明孔子所见到的《周易》,应是被史巫用于卜筮的繇式文本。才有孔子对《周易》卜筮的疑惑(孔子说过:“不占而已矣”)而发出的感叹:“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有五至十年的时间学习《周易》,就可以对《周易》一书的思想内容不会出现大的错误认识了。”

孙武也是反对\"先知(预先洞察敌方情况)不可象于事”,\"不可象于事\",即用\"三《易》\"(《周易》、《连山》、《归藏》)取象比类的卜筮方法。这说明孙武生活时代里,也是知道\"八卦\"取象卜筮的。

综上而论,以《周易》一书里名称做繇题式《周易》(即春秋《周易》文本)应是春秋时期定型的(孔子、孙武之前),并流传于战国。

总之,知道了春秋时期《周易》文本格式,就能理解《左传》一书记载“以《周易》筮之”的筮例里的称谓和“《周易》有之”的引用的那种称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