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纪纲、常歌跪倒在了朱棣面前。
朱棣道:“本王初入应天。应天城的犄角旮旯里,不知道隐藏着多少魑魅魍魉!他们表面上臣服于本王,实则在等待时机,说不准哪天就会蹦出来造本王的反。还是先帝爷说的好啊,一个圣明的君主,袖中一定要藏一柄锋利的匕首。”
朱棣在这三人面前,丝毫不掩饰自己称帝的野心。谁是圣明的君主?无非指得他自己。
朱棣喝了口茶,又道:“本王今日进入应天,下了许多军令,却未发布一条政令!今夜就开个头吧——重设锦衣卫,锦衣卫由原燕王府暗卫、应天旗手卫组成。至于指挥使的人选......”
纪纲的心在狂跳:跟着殿下出生入死这么多年,这个时刻终于来了嘛?
常歌却是心如止水:我始终是降臣,指挥使的官帽怎么也落不到我的头上。
果然,朱棣停顿了一下说道:“锦衣卫指挥使由纪纲担任,同时兼任南镇抚使。常歌担任锦衣卫指挥左同知,位列纪纲之下。同时兼任北镇抚使。”
二人跪地叩首,齐声道:“谢殿下恩典。”
朱棣又道:“常歌之子常世勋,孤身进入镇江城招降。可以说镇江城是常世勋一人打下来的。本王不能不赏。由他担任锦衣卫指挥右同知。”
常歌再次叩首:“臣代犬子,谢殿下恩典。”cascoo.net
朱棣再道:“马有禄、沙宏这两个太监,不远千里逃往北平,告之本王江南的虚实。可以这么说,没有他们就没有南下之策。恐怕本王到现在还在河北跟盛庸、铁铉苦战呢。这二人我自然是要赏的。就任用马有禄为锦衣卫指挥左佥事,沙宏为指挥右佥事。位列纪纲、常歌、常世勋之下。”
常歌一愣,随后道:“殿下,锦衣卫属亲军二十六卫之列。亲军二十六卫,从无太监担任官职的先例啊!”
朱棣微微一笑:“本王这不是开了先例了嘛?”
从古至今,人事即政治。朱棣的这番人事任命
。,自然有他的打算:先帝在位时,锦衣卫权势太大,已呈尾大不掉之势。先帝没办法,才裁撤之。我刚刚取得靖难之役的胜利,夺得了应天,又不得不用锦衣卫。为了防止锦衣卫做大,就要往里面掺沙子。太监无根,无家,无牵,无挂。任用他们往锦衣卫里掺沙子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朱棣的做法,是日后设立东厂监管锦衣卫的前奏。
常歌叩首:“是,殿下英明。”
朱棣又看向了郑和:“三保,你自靖难之役开始,就一直追随在本王身边,立功无数。本王是一定要赏你的。就提升你为大明皇宫司礼监秉笔吧。赐号‘三保太监’。另外再给你一项职责——那便是监管锦衣卫。”
给太监赐号,朱棣又开了古往今来之先河。
郑和跪地叩首:“奴婢何德何能,怎敢受如此重的封赏?”
朱棣却道:“你受的起,不要推辞了。纪纲、常歌,今后你们遇事,要向郑和禀报。”
纪纲心里就像是吃了一只苍蝇:殿下啊殿下,我好容易当上了锦衣卫的指挥使。你却给我头上放了一个郑和?打个比方,要是您当了皇帝,头上还有一位指手画脚的太上皇,您会如何?还有,您若让世子或道衍大师监管我也就罢了。让一个太监监管我?我好歹也是七尺男儿啊!
纪纲心中虽骂,嘴上却说:“遵殿下谕令。”
朱棣做出了人事任免,下来要安排差事了:“纪纲,你即刻办一件事,去查乾清宫的那场大火如何烧起来的,以及皇上、皇后、太子的下落。”
朱棣将这件敏感的事交给了纪纲而非常歌办,说明他对常歌始终存着三分芥蒂。
纪纲拱手:“得令。”
朱棣又道:“常歌。本王命你派人将朝野内外的降臣都监视起来,看他们归降是真心还是假意!你以前的本职就是监察百官。负责这件事应该驾轻就熟。”
常歌拱手:“得令。”
朱棣又交待了一句:“特别是那个方孝孺,看紧
。些。毕竟是士林领袖啊。他对本王的态度,会影响天下士子对本王的态度。”
郑和、纪纲、常歌三人出得朱棣的书房。
纪纲笑道:“郑公公,今后我就要在你手下当差吃饭了。还请你多多提携。”
郑和谦卑的说:“纪指挥使这是哪里话。该你提携我这个奴婢才是。”
常歌拱手:“二位,我先回旗手卫,哦不,锦衣卫去。安排监察百官事宜。”
说完常歌大步离开了燕王府旧址。他一进旗手卫的值房,就看到了儿子常世勋。
父子重聚,欢喜之情自不必说。
常歌道:“世勋,燕王重设锦衣卫了,让我担任左同,让你担任右同。指挥使是纪纲。”
常世勋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愣头青了。三十多岁的他现在城府极深。他道:“意料中事。您毕竟是靖难之役的尾声时归降的。论燕王的信任程度,您自然赶不上纪纲。”
常歌道:“一朝天子一朝臣。咱爷俩今后好好为朝廷效力,为百姓谋福就是。”
常世勋忽然想起了什么:“对了,杨子恒呢?殿下未作安排?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