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宗成笑道:“当然,碧荒太大了,非凡学者辈出,只不过,文字作品流传最广泛的作者,首属旅人宫如静,说到他,有人喜欢写书多文人墨思,有人喜欢游历饱览碧荒山河,有人修为超凡入圣惊才绝艳,当这三点综合起来,便是一个宫如静了。”
“而如果单论三点中的任意一点,宫如静都算不得碧荒第一的,就说旅人——人们熟知旅人与旅人这一行的正式诞生,的确是从宫如静开始,但在宫如静之前,早就有了走遍碧荒的不止一位旅人,只不过他们没有著书立传,知道的人便不多,而宫如静,虽然留下了偌大的名声,但还没有走遍碧荒,便死去了——旅人已死,听闻如此。”
小呆眼呆呆看着高耸入云的书架,“卖书的,别自说自话了,该给我拿旅人的书了吧,这么多书,还要我爬上去找吗?”
明宗成略显尴尬,连声称歉。
说这么多,只是他的习惯——他最喜欢点评那些文学家与他们的作品了,并且由于他也算个行走江湖的旅人,再加上看书实在很多,所以也时常有点儿不同于主流的见解。
就说上述言论,如果被宫如静的死忠拥护者听见,定要与他争论,在那些人看来,旅人就是第一,不容争议的第一,无论哪个角度。
盲目的崇拜,总会让人对中肯之言产生厌恶。
不过,他自己是不写书的,因为他嫌弃自己的字太丑。
随着明宗成挥袖,一本本书仿佛被神明扔下凡间一般从书架上飘落。
很快,旅人宫如静全部著作,都堆在了一块白色绸缎上,明宗成收掉了巨大的书塔。
“旅人的书,一共117部,都在这儿了,其中有六本是残稿,旅人没有写完。”
“一百多本,真能写啊。”赵刀虏感叹,“无法想象,听闻重岳的皇学园里的老学究们一辈子也写不出几本独立作品传世。”
“去的地方多了,自然有很多故事,而且游记小说之流和经典文学还是有差别的。”明宗成说话的语气很平淡,不知道是早已经过了惊叹的阶段,还是本就没把宫如静的惊世成就当成赵刀虏口中“无法想象”的创举。
——
小呆眼挑中了三本书,一本《旗与歌》,一本《国士》,一本《无涯猎鲲》,赵刀虏挑了一本《冰雪传说》,据他说这是他小时候就看过的,不过内容快要忘光了,只记得非常喜欢,如今有机会,便想再看一遍。
于是赵刀虏和小呆眼成了明宗成在豁沐走廊唯二的顾客。
所以他没收钱,在这个充满血腥杀戮的地方,能有人愿意看书,已经是最让他觉得幸福的事了,在横穿豁沐走廊的时候,遇到好多战士小队,无一例外地都对他报以怀疑的眼光,甚至还有动手的,不过都被他甩掉了。
就像旅人写下游记,让碧荒知道碧荒,他的想法是传播书籍,让思想知道思想,两者都在沟通世界。
小呆眼也不跟他客气,拿了书,掉头就回营地看去了,不再理会他。
最后还是赵刀虏硬塞给他几枚金币,说是不喜欢欠别人。
明宗成只好收下,而后向西南方而去——正是重
(本章未完,请翻页)
岳的方向。
“我也算是追寻旅人的足迹,很想看看重岳的雕山为城。”离去前他这样说道,浅蓝色的眼睛在日光下泛着奇异的色彩,“然后去四月,看看旅人的故乡,看看那传说中伴随神落而生的四轮紫月。”
如来时。
蓝衣白袜木屐,斗笠驼牛竹箱,还有一杆旗,上面绣着“万丈书山”,铃铛声远去。
赵刀虏看着他的背影,觉得碧荒真的太大了,那些风雅有才饱学多识的文学家写的书们,都多成山了呢!
从来没有方向也不思考未来且常常无聊的他,忽然觉得有好多事可以做。
——
傍晚,赵刀虏燃起了旺盛篝火。
小呆眼就着火光,一边看书,一边吃着补给营送来的糕点。
由于小呆眼看着的正是那本《冰雪传说》,赵刀虏又表示对其他三本没什么兴趣,也不饿,便盯着小呆眼发呆。
小呆眼发觉之后,赵刀虏便被飞来糕点糊了一脸。
抹一把尝尝,赵刀虏笑着说:“挺好吃。”
然后继续看少女看书。
一会儿,少女小声儿嘟囔了一句:“冰雪而成的国家,到处都是雪——怎么看怎么像假的。”
不再有飞来糕点,因为小呆眼已经入迷了。
赵刀虏觉得挺好,这下她可不烦了。
很快,舟年等五人一同归来。
历择言咋咋呼呼。
“狗队!在坟里的时候,我们看到这边儿出现了一个,嗯,巨大的墓碑!不过没多久就又不见了!你们看到了吗?”
时生纠正道:“说了不像墓碑了,像座圆塔!呦,队长看书呐!书可是好东西,不仅——额,反正就是好东西,队长就是队长,比我们这些粗人有追求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