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来的时候没有想过,自己真的会失败,毕竟自己已经准备了那么多,那么多的办法都没有办法,都没有能够拦住三皇子,难道真的是命运?
到了此刻,成王也不得不相信这是命,因为自己没有当皇上的名,自己没有掌握天下的名,所以,最终还是败给了三皇子这个人。
他本来应该是个废人啊,本来应该庸庸碌碌的过一生,甚至是抑郁不得之最后,根本就没有什么好的结果,可是谁能想到他竟然能够翻身。
先皇的种种算计都没有让他彻底的失败,自己设下了那么多的汽车都让他一个一个的躲过去了,这到底是为什么?难道真的是因为身边有人帮助吗?
到了此刻成王失败之后,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反而更加相信命运了,尤其是苏如春。
因为他很清楚的知道,三皇子发生这一切改变都是他碰到苏如春之后,也就是说在此之前他就像是在泥潭里挣扎的人,但是在此之后就好像走了出来,而且走上了辉煌的大路。
诚王看着眼前的军队虽然还有一万多人,但是已经没有了任何的战斗力,他们无精打采,他们破衣烂山扛着的大旗也扔在了地上,也就是说没有一点精气神。
有时候军队的好坏不在数量上是在精气神上,一个又有战斗力的强悍的军队,哪怕只有一万人,也能打败敌人10万大军,
可是现如今自己虽然还有这么多人,却已经是佩服成军,甚至几百人都可以把他们吓得跪地求饶只为了投降保命。
看到此情此景成王只能再次鼓动告诉他们,只要回到主城,那么就还有希望。
别的不说,因为京都的是他们的地盘,也是他们的根基,而且自己的儿子也在京都上,他手下还有几万兵吧。
这么多年在京都他们又有很多东西,包括金钱包括权势,只要能够进入京都,将城门关闭,那么就等于控制了这座城。
这些年为什么京都一直在这边呢?那是因为他们做了充足的准备,不管是北边的人还是南边的军队,想要突破防线进入都城那都是很难的。
对比一般的城池,都城的城墙高大威武,而且是四面都很整齐,也就是说一手难攻,想要进入这里,除非付出十倍甚至是更多的代价。
谁会为了一座城而付出更多的代价呢?所以说,京都才是皇族们选择的最终地点。
而且据说在这座城里还藏了很多的粮食,即便是在城里面待上几年不出去也不会有任何的问题。
当然这件事情都是成王说的,他们相信不相信的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可是士兵们听到这个说法之后还是很激动的,也就意味着他们还有希望,只要有希望就好,有希望他们就不会放弃。
他们在成王说的,又开始重拾了信心,因为他们感觉自己跟随的才是真正的皇上。
从打天下开始成王就是一个很厉害的人,虽然战斗能力不强,但是善于出谋划策,每每都是在后面充当了军师的角色,出了很多好的计策,才让他们能够这么顺利的夺得天下。
这些年追随他的人也不少,只不过因为皇上镇压,所以才把这批人给削弱了,实际上诚王不管是在百姓心里还是在军中,都有很高的威望,因为他善于做表面功夫,名声比皇上要好很多。
所以说当成王有一天真的要争夺这个天下的时候,大家都支持,那几万人也是从各个军中叛逃而来。
只是没有想到三王子这么的厉害,不管是做了什么样的陷阱,他都能够清新的逢凶化吉,甚至就像有的人相处一样。
也就是说他们几万人马都比不上一个苏如春的本事,更不要说诚王这些表面功夫,也比不得真正的迷信。
诚王只是说两句好话做一些安抚,就让大家以为他是一个正直的人,是一个可以相信的人,但是,这种相信能有多少呢?有时候恍然大悟就会看明白其中的道理。
而苏如春做的都是正经事儿,也就是说让老百姓能够吃饱喝足,真的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他们才会明白谁才是真正值得支持的人。
所以说,不要说是王城,整个北边都支持的是苏如春,然后才是他身后的顾君离。
这个天下与其说是顾君离的的不如说是苏如春帮忙一起打下来的,如果没有她,那么顾君离根本就不可能走到今天这一步。
想明白这些之后,成王有了新的计划,那不就是养精蓄锐,然后再次争斗,这一次要先把苏如春给消灭掉。
当然,如果苏如春愿意跟随自己的话,那么他愿意不计前嫌,他甚至愿意给他皇后的位置。
可是想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个女人应该是被三皇子给迷倒了,要不然有这样的本事,该把我自己当女皇,还扶持三皇子做什么!
诚王每次想到这里的时候都有些感慨,那就是苏如春没有真的想要当女皇,要不然,自己怕是连争夺的机会都没有了呀。
真是郁闷啊,早知道苏如春是这样厉害的一个人,那这家的儿子就该利用起来,他也不会像今天这样被动早就当了太上皇了。
什么事情都怕后悔,后悔已经晚了。后悔就说明自己已经输了,所以说成王告诉自己不要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