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会觉得六月八号2021,我和它的对话跳转的太快了,有些牛头不对马嘴,那是因为篇幅限制而省略了我们对道歉的辩论。
首先,在我抱怨完他人从来不懂我后,它为我复盘了几种常见的道歉错误。
“我很抱歉让你有这种感觉。”
它指出我长说出这样的道歉,并觉得当下的自己彬彬有礼,风度翩翩。然而这种形式的道歉让我把重点放在对方的反应,而不是我的行为。我说出类似“如果让你感觉到被冒犯我很抱歉”这样的话,到对方耳边便成了:“你看他在说你是个过度敏感的人。他丝毫不觉得自己做错了。”
“我错了……但是……”
它拉着我进行了一次场景演习。我错过了好友的生日,因为日期的更改刚好撞上了我没空的日子。几天之后,朋友质问我缘由,我义正言辞的说:“真的很抱歉,但是你知道你突然换更换日期也对我造成了很大的不便吗?!”
它戏谑的将我推到我身后凭空出现的沙发上。
抱歉之后的,“但是”会让道歉的实效啊。
这种道歉方式首先会让对方感觉到就是你在为自己的错误辩解,似乎是在说就是有这么多理由,所以才会有这种结果,我根本没有错。
它轻笑出声,拍了拍我的脖子,面带微笑,毫无恶意的询问。这不就是我最常做的吗?把事情变得更糟。
明明它看起来是那么的无害,可它的行为却给我一种窒息感。
我仓皇的拍开它的手,刚要辩解,它说:“真抱歉,但是我只是想表示友善。我对我的行为让你不适抱歉,但你也伤害了我的感受。”
我心里的戾气极速升腾,明明是它的问题,它怎么能……
看到我的反应,它满意一笑,看到了吗?更严重的事发生了!“但是”后面的理由去直指对方的某个行为,这还是道歉吗?多诡异啊!原本是为自己的行为表示歉意,结果当下的你太想要一次解决所有事情,反而又再次伤对方一次。在让事情更糟这点上,你真的很有天赋!既让道歉的效果无法展现,甚至还因此破坏感情。真是一石二鸟!
抱歉,我想打它,可以吗?
编辑:不行啊!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看到这一幕它无声的笑了。
“你能原谅我吗?”
我扯了扯嘴角,尽量表现的放松。呵呵。
它轻缓阖上了眼眸。“别自作多情。我可不需要你的原谅。这是第三种常见错误。”
望着浑身都透着冰冷的严谨气息,视线不冷不淡没有任何情绪的它,用自以为幽默的语气……就像看缜密却死板的机器开玩笑,严重怀疑设计者在想什么。
它没察觉到我的不满,或者说是可以忽视了。
“你能原谅我吗?”
犯错者会这样问往往就是想在道歉当下把所有问题都一次解决,好让心中悬着的心有个地方可以安放。
可是道歉者却忘了道歉是需要时间消化的。
毕竟对方因为你的行为而生气时,那也是持续性的伤害。
《whywon'tyouapologize》这本书中作者说了这样一段话:“我们在道歉时别把这当成最后一次解释机会,
(本章未完,请翻页)
可以把它视作为未来更多机会而铺路。换一种心态来面对道歉这件事我们的做法就会有所不同。”
这种不停追问原谅的行为很容易出现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追问者问不到满意的答案时,甚至会反过来成为受伤者,责怪对方不懂体谅。
为什么我都如此低声下气了,还是不肯原谅我呢?最后真正需要被道歉者不知所云,就在对方闹着小脾气当中得不到真正想要的道歉。
终于在它停下来喝水的空隙,我抢回了话语权。我轻咳一声,表示它存在的意义是听我解决问题,不是让它开批斗大会的。我难道会不知道我有问题吗?!用的着它在这里瞎分析?!别忘了谁才是老板!
它缓缓放下茶杯,却做出了拿起又放下屠刀的气场。从它眼神中毫无掩饰的鄙夷来看,我这个主意识到宝座不是很稳。
“真是抱歉,是我的失误。”
如何道歉?
首先,你得先把道歉的重点摆在你的言行上。
第二点,一定要长话短说。
做为得寸进尺的我毫不犹豫的吐槽了它敷衍的解答态度。
它脸色清寂冰冷。“长话短说,这听起来不难是吗?”
难吗?“对不起”,就三个字难道我能讲出一篇小论文吗?
对于我的评论,它深思了三秒钟,然后调出了我之前的行为,用行动证明我能。
我:“……但我当时也有满腹委屈啊!我只是想一次性解释个清楚!“
它认可了我的观点。当这种情绪出现时,长话短说就变得困难。可长话短说有个不可取代的优点,那就是它可以避免你因为说了太多,让对方又找到想反驳你的点。
夹带在道歉后面的理由当中,牵扯到更多人,更多事,聆听者只要在这其中找到一件他觉得你说错的点,道歉不成不说,还可能发展成下一步战事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