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鸡叫第一声,韩家人就起床忙碌了起来。
豆腐不能提前一天做,放不住,尤其夏天温度还高,更容易变质发酸。虽然韩家人做豆腐时处理的很干净,干净的豆腐坏的能慢点,但也搁不住。
所以大家还是一大早就开始分工合作。
家里做了两三天,也从一开始忙乱的盆都不知往哪里摆,到现在逐渐顺手了。
再加上韩璎时不时的在一边出主意,以及钱氏的统筹管理,虽然早上各人都很忙碌,但也井井有条。
韩老头见今日豆腐做出来格外多,蹲在门口抽了口旱烟。
韩老头咂巴咂巴嘴,让孙氏割出七八块儿豆腐来,装到大碗里,喊上正打算吃早食的韩二郎,去村长家借了一个板车。
一家人手脚麻利地把做好的豆腐装到了板车上,钱氏见车上还有些空地方,就和孙氏到院子里摘了两筐新鲜的蔬菜。
带着卖,都是自家产的,花些力气,能赚一文是一文。
韩璎还从没去过县里,跟韩璎道:“娘,你看大哥一个人推这么多东西去县里,自己肯定忙不过来,让我也去帮帮忙吧。”
钱氏还没发话,韩老头就反对:“不行,你个小娘子去了能做什么?不添乱就不错了。”
韩璎道:“我能帮忙盛豆腐,还能收钱,再不济也能看摊儿,不让人趁乱摸东西。”
韩璎又歪缠了一下,韩老头似乎被说服了,他可不想自家辛辛苦苦做出来的东西被别人不花钱就摸走。
钱氏素来疼闺女,道:“好,那小娘就跟你大哥一起去吧,到县城里别乱跑,听你大哥的话。”
“知道了,娘,我又不是小娃娃了。”韩璎笑的眼睛都要眯上了,她很久都没逛街了,真的是很期待。
“去了也别光顾着玩,家里醋和盐都不多了,回来之前买一些。”
“好。”
“这有二十文钱,给你大哥揣着,买东西就用这个,不够再拿卖豆腐的钱顶上。”钱氏说完,把一小串用线穿着的铜钱交到了韩大郎手里。
韩大郎小心地揣到了怀里。
两人要出发了,孙氏给他们一人装了一张烙得硬硬的杂粮干粮。又装了两竹筒的热水,放入小筐中,摆在了板车上。
韩璎接过饼,一摸还是热乎的,也不好揣怀里,就把饼和竹筒放到一块儿,夏天也不怕饼凉,凉了就喝点竹筒里的水,水总不至于冰冰凉。
韩大郎推上了板车,准备出发,韩璎又跑回院子里拿了两个空筐,放好才罢。
韩老头道:“小娘,你拿筐做什么?”
“万一县城里的人想买豆腐,但是不给铜板,非得要拿豆子换,咱们也得做他们生意不是?”
韩老头道:“对,还是小娘想的周到,豆子也是粮食。”一看日头也不早了,韩老头催促道:“快去快回,回来还得割草呢。”
“知道了,爹。”韩璎大声应下。
韩大郎这时候已经推着车走出去十几步了,韩老头还在那嘱咐。
韩璎急了,跟韩老头挥了挥手,戴上斗笠就追了上去。
韩老头进院子叹了口气,钱氏瞧见了,道:“也就半天功夫就回来了,瞧你那样,好像小娘要出远门了似的。”
韩老头背着手,皱着脸,道:“这不是小娘头一次进县城么。”
“孩子大了,总不好过分拘束,小娘又越发懂事了,没问题的,再说了,那不还有大郎在吗?谁能欺负小娘了去?”
韩老头扭头小声嘟囔:“我这不担心么。”
钱氏道:“别在那琢磨了,赶紧和二郎下地。”
韩老头背着手走了,他还得到处问问有没有人家要卖小猪仔呢。
出门前踢了韩二郎一脚,道:“别偷懒,趁还没热,赶紧去地里昨天我指那块儿,再挖个坑,大点挖着。”
韩二郎委屈巴巴,却也不敢违抗韩老头。扛着锹走了。
韩璎二人往县城里去,韩璎看着这乡村小路,什么都新鲜。
闻着空气新鲜,听见蝉鸣新鲜,听着稻田里,青蛙呱呱叫,也觉得新鲜。
唯一不好的是,路很窄,又是土路,走在板车后面风一刮就有灰。
韩璎路上看得兴奋的时候,也免不了吃了两口土。
那也不耽误韩璎雀跃的心情。
要韩大郎说,他看着在路上不停地这儿看看,那儿看看,就跟个小麻雀似的。
要他看,道路两旁全是一样的,也不知道有趣在哪儿。
韩璎看路上这朵花好看,那朵花也好看,花花草草的生命力旺盛,忍不住伸手摘了下来,没走多远,就已经摘了一把。
一捧杂乱的花,朵朵都好看,但是没有了秩序,强行凑在一起,整体上看,还是乱糟糟的。
韩璎低头看了看,把一捧花抱在怀里整理,不大一会儿,就显得高低错落有秩,颜色协调。
伸手在路边扯了两条野草,把它们绑在一起,拿在手里赏心悦目的。
去县里这条路也会有其它村的村民走,偶尔见到一个小娘子抱了一捧花,明明是常见的野花,偏偏在她手里却那么好看,再一抬头,瞧见这个小娘子虽然黑瘦,但样貌却是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