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饭,康熙舍不得走,又去看了小火车,还亲自动手烧了回火,这可真是难得。
戈柔觉得差不多了,于是开口道:“皇阿玛,儿臣囊中羞涩,您看……”
康熙虽然舍不得,但是还是给了。
看到实物,有了盼头,康熙自然也就不吝啬了。
不过该心疼还是心疼的。
这不,康熙对戈柔大方了,最近各部都发现,想要申请点费用越来越难了。
以户部尚书为首的一众户部官员,没少遭埋怨。
户部官员也觉得冤枉。
他们也不想,实在是康熙不让。
这两年虽然宽裕了不少,但是也只是账面上瞧着宽裕,实际上,因为国库收入多了,来户部借银子的人也越发多了。
户部尚书早就发现里面的问题了,可是这么大的事,他也不敢桶出来。
康熙给戈柔那边“支援”了一笔银子,国库账面上瞧着还好,可国库里,真没多少能用的银子。
这事到底还是没能瞒住。
在南边有一地方发生洪灾,当地能做主的官员糊涂不作为,待消息传到京城时,事态已经严重。
发生这样的事,康熙不可能不管。
于是下令派人去赈灾,同时拨大笔赈灾款。
康熙也是真的心有百姓,银子拨的不少。
可是户部的人瞧着那薄款数额,一个个都苦着张脸,说不出来话。
他们也想那银子出来,可实际却是国库没那么多信息,就是把他们的家底填进去,也不够。
户部尚书便知道,自己从前那得过且过的想法终究是害人害己。
他对几个户部侍郎道:“若是跟国库借银了,回家筹银子,赶紧把欠款还了,这次事情肯定会闹大,事关百姓生死,皇上不可能不作为,咱们户部的人首当其冲。”
把银子还了,兴许皇上发作的时候,还能保住一条命。
户部尚书本人倒是没欠银子,但是他的不作为,已经有很大的问题了。
次日上午,户部的官员纷纷得到消息,过来还银子,还有不少消息灵通的人,也过来还欠款了。
只是杯水车薪,差的远呢!
下午,户部尚书进了乾清宫。
发生的什么没人知道,只知道,户部尚书从乾清宫书房出来的时候,已经是白身了。
户部尚书,堂堂从一品大员,不过一个下午,便成了白身。
而户部尚书却只觉得庆幸,好歹命留下了。
之所以能把命留住,这还是康熙看在他年纪不小了,这么多年当官还有些别的作为。
再者,户部这摊子烂账,确实不是一般人能够处理的。
这要砍头的话,历任户部尚书都活不成。
户部尚书被褫夺官身,朝堂上下都闻到了风雨欲来的味道。
又过了一日,基本上有点关系的人都知道了户部尚书为何会如此,有些胆子小的,赶紧去户部把欠银给还了。
可是胆子小的人,他们借的也不多,剩下那些没还的,都是胆子大借得还多的。
所以说,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那些不还银子的人,约摸是觉得,法不责众,反正朝堂上几乎没有不借银的,他们认为,康熙即便再生气,也不可能把所有人都罚了。
国库银子不够,偏偏这些人不愿意还欠款,这下可把康熙给热恼了。
他愿意把朝堂上的银子借出去,那是因为他好心,他想着总有官员需要应急,可偏偏这些人把他的好心当成纵容。
平时他还有心思慢慢跟他们“磨”,但是如今即便是他等得起,南边的百姓也等不起了。
若是现在讨债,想要要回来这些,那就真的要见血了。
可是现实是,借款的这些人,还都身居要职,一下人全给罚了,恐怕朝堂就要运转不过来了。
这样康熙觉得气闷,他觉得这些朝臣不体谅他,甚至还在隐隐“威胁”他,逼他妥协。
康熙自然不是那么容易妥协的人,只不过要怎么办,一时间他也没有特别好的主意。
主要还是时间紧迫,他需要大笔银子去赈灾。
就在这时,戈柔带着一众兄弟过来。
与此同时,胤禛那边找了几个妯娌,然后去了慈宁宫太后那里。
也就是同一天,后宫那些生了儿子的嫔妃也都纷纷往太后那里去。
乾清宫,康熙正在想让人去要债,这可不是好差事,毕竟一得罪几乎就是整个朝廷都得罪了,还没想出合适的人选,便听说他那些成年的儿子过来了。
从大阿哥,到十阿哥,一个没落下。
这些孩子齐刷刷站在他跟前,还是让康熙有些纳闷:“你们怎么都过来了?”
大阿哥作为大哥开口道:“皇阿玛,南方洪灾,儿臣等也想为百姓做点事,这些是儿臣筹集的银子,希望能有用。”
随即大阿哥便递过去一个不算小木盒,里面盛放的全都是银票。
大阿哥继续道:“这里面有六十万两。”
六十万两,他们这些兄弟有的拿的多一些,有的拿的少一些,毕竟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
不过看的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