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书舍人刘连被抓,这招杀鸡儆猴,一下子让反对都察院的官员冷静下来,反对之声也随之减小。
随着刘连一案的审讯,都察院也终于树立起自己的威信,许多官员自觉收敛了许多。
对于宁复来说,都察院成为了手中的一把利剑,不但可以约束官员,同时也大大增加自己在朝堂上的威望。
比如接下来宁复再推行什么新的政策时,明显感觉阻力小多了。
“陛下,这一个月来,愿意向西北和燕云迁居的人数已经达到十七万五千人,其中大部分都是军中淘汰下来的士卒,以及他们的家眷,接下来应该还有不少人报名,不过民间愿意去的还是很少。”
垂拱殿中,章惇向宁复禀报着向西北和燕云迁居人口的事。
除了军中的将士外,民间的百姓愿意去西北或燕云定居的,同样也可以得到一片土地,当然土地的面积和质量肯定不如军中将士,而且这个时代乡土情节比较重,所以除非万不得已,否则许多人都不愿意迁移。
“不急,迁移百姓到边疆,并不是一件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事,等到这第一批人在边疆稳定下来后,肯定会吸引更多的人前去定居。”
宁复微笑着开口道。
中原一带的人口实在太多了,许多地方的土地已经不堪重负,再加上大宋又不禁止土地兼并,导致许多百姓失去土地,只能给地主做佃户,或者进城打工为生。
相比之下,边疆的条件虽然苦了点,但却可以免费得到土地,只要辛苦上几年,很可能会成为新的地方,到时这些人衣锦回乡,肯定能吸引更多人去边疆定居。
“这倒也是,不过按陛下的意思,接下来就要裁撤厢军,这……会不会引发地方上的动荡?”
章惇说到最后时,脸上也露出谨慎的表情。
之前宁复裁撤军队,目标主要是禁军,要知道大宋号称有百万禁军,虽然其中有不少的空额,而且之前赵煦在世时,也曾经裁撤掉一批。
但就算是这样,原来的禁军依然显得十分庞大臃肿。
现在宁复已经打下了燕云,有了长城防线,就没必要再保持这么庞大的常备军,而且原来的禁军也烂透了,早就该整顿了。
不过除了禁军之外,大宋还有规模更加庞大的厢军,甚至各地的厢军都没办法统计人数,不仅仅是因为人多,更因为管理混乱,连地方上可能都拿不出一个确切的数字。
这主要得益于大宋的一项国策,那就是将灾民划为厢军,比如某个地方遭了灾,朝廷为了防止灾民造反,直接就将灾民编入厢军。
虽然厢军不算正规军,待遇也很差,但至少有口饭吃,而对于百姓来说,只要有口吃的,绝大部分人也不愿意造反。
虽然厢军的本意是好的,但奈何大宋的政策太过奇葩,只要一入厢军的军籍,日后子子孙孙都只能做厢军,基本不太可能脱身。
这也造成了厢军的规模越来越大,直到后来厢军的政策不得不停下,因为朝廷根本养不了这么多人。
后来朝廷也不管了,干脆放任厢军自谋生路,却又不给厢军脱籍,结果导致各地的厢军就像是叫化子一样,卖儿卖女的也不在少数。
按理说厢军都成这样了,早就该裁撤掉了。
可问题是每当有人提出裁撤厢军时,都会遇到无数反对的声音,甚至比裁撤禁军遇到的反对声更大。
这主要是因为厢军自谋生路后,这些人反而成了地方的廉价劳动力,地方衙门每当遇到用人之时,比如修路挖河等,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厢军。
另外还有地方上的大族,他们的田地缺少人力时,也同样会找到厢军,只要给厢军将领一些好处,下面的厢军随便他们用。
可以说地方上的厢军已经成为许多利益集团最为低廉的劳动力,所以他们自然不愿意放手,每次要裁撤厢军,这些人反对的声浪也最大。
“都察院不是已经成立了吗,不能让他们闲着,各路的御史下到地方上去,到时多抓几个典型,看谁还敢反对!”
宁复却是冷哼一声道。
都察院可不是吃干饭的,既然成立了,当然要让他发挥作用。
章惇闻言也是苦笑一声,看来宁复是铁了心的,要给所有官员的脖子上套上枷锁。
现在都察院初立,之前也只审了刘连这一个案子,虽然树立了威信,但还远远不够,所以宁复这是打算一石二鸟,即可以裁撤掉厢军,又能震慑地方。
“那好吧,既然陛下决心已定,那不如就先在京城附近试行一下,京城周边也有大量的厢军,应该能裁撤掉不少人。”
章惇最后终于点头道。
“行,就这么办,只要京城这边裁撤完毕,就推行下去,我想裁撤掉的厢军肯定更愿意去边疆。”
宁复也点头道。
厢军的生活实在太惨了,宁复以前也接触过一些厢军,甚至有些人宁愿做乞丐,也不愿意呆在厢军的军营里。
现在朝廷给他们一个翻身的机会,只要去西北或燕云就能得到一大块土地,相信肯定有不少厢军愿意前往,毕竟他们除了自己的一条命,也没什么可失去的了。
聊完了裁撤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