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身居高位,甄家又是地头蛇,是以甄林二府的婚事办得烈火烹油、鲜花着锦。
黛玉出嫁那日,可谓十里红妆,轰动了整个金陵城。
甄府张灯结彩,碧霄园日夜亮灯七日,从初八一直亮到十五中秋佳节,可谓金碧辉煌,璀璨夺目,整个金陵城都被照亮一半。
金陵略有些头脸的人家,都以收到甄家请帖为荣,凡夫俗子们不得目见,却也在茶余饭后津津有味谈论此事。
杨双双却忙得脚不沾地,连跟着她身边的杨家五姐儿都道:“我先前还羡慕你当了道台夫人,如今才知,这夫人哪里是那么好当的。”杨双双哭笑不得。
黛玉出了阁,她才歇了两日,到了初十那日甄宝玉陪着黛玉回了门,恭恭敬敬给她还有林如海敬了茶。
这是杨双双第二次见到甄宝玉了,他一表人才,谈吐高雅,和黛玉颇有些“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的意味。
杨双双见林如海一副老怀安慰的模样,看着眼前的一对壁人,心里也颇有感触。
这时节的女子嫁人都跟赌博一样,有输得心身皆虐的,更有性命堪忧的,譬如可卿,譬如她大姐。黛玉能和那位有些情谊,总是幸运的。这是她第一次放下了担忧,也为黛玉这点子幸运开怀。
过了中秋,天便凉了下来,江南的秋和北地的秋天不一样,显得格外生机勃勃。
夏安居的院子里有桂树,秋雨来的时候,花便落了一地,杨双双不许他们收拾,留了满院子落花,进出的丫鬟连衣裳也沾惹了香气。
过了中秋,她便闲了下来,明希自去念书,林如海一向政务繁忙,连府里的丫鬟婆子都乖顺得过分。她无事的时候,也叫了杨五姐儿来饮茶,但偏生不巧,来过两次后,杨五姐儿有了孕,身子就不便了。
夜里睡不着的时候,她倚在贵妃榻上,瞧着桂子月中落,竟也想起了某人,猜测着此人如今是在何地,又是和何人在一起。她想到后头,惊觉不过才几月未见,却连他的眉目都模糊起来。
她第二日起了写信的心思,提起笔却久久无法落笔,连在旁边伺候的晓风都看不下去了,询问:“姑娘,你这是要写还是不要写啊?”
杨双双无限思绪,能落笔的却一字也无,索性把笔一扔,对晓风笑道:“我记得你也二十了,跟在我身边这么久了,倒把你耽搁了,如今腾开了手,也帮你寻个如意郎君。”
晓风想不到自己一句话,惹出这么大事儿,一味摇头摆手。杨双双却把这事儿当真了,托了林管家和外头薛家铺子的胡掌柜帮着相看。
林家人员简单,林管家寻了半日,也才勉强找到一个合适的,就是府里江管事的侄子。
胡掌柜的人面广,找了首饰铺子的账房,绸缎铺子的掌柜,还有一个自立了门户的车马行老板。
杨双双带着晓风看了一番,心中属意那位首饰铺子的帐房先生。她正要说与晓风,却见这丫头一点儿不领情,只道:“姑娘,你先前也说,最烦太太乱点鸳鸯谱,如今怎么也一样行径了?”
此话说得冠冕堂皇,杨双双无言以对,只得作罢。
过了重阳,甄宝玉携着黛玉回了林府,却是来辞行的。他比贾府那位成器一些,读书数十载,也略有成,过了乡试。如今又要开恩科,所以甄家也让他下场试试。
一般会试都是春闱,二月开始,过了年时间便赶了些,是以还才九月,甄家便让人收拾起来,准备入京。
闻讯林如海欣然道:“不错,正是这个理儿。”又问黛玉是留在金陵,还是一起去京里。
杨双双观黛玉面色,已然知晓答案,便安抚林如海道:“老爷不必忧心,到了京里,或是荣府,或是北静王府,总有人照拂。”
林如海颔首,又要考较女婿学问。杨双双便唤了黛玉去夏安居饮茶,嘱咐道:“想来你去了京里,定要要待到殿试之后才回来。我小妹三月成婚,你若有空,也去瞧瞧。”黛玉应了。
探春听闻黛玉要回京,从凤阳匆匆赶来,送了好些东西来,有给她路上吃的,也有让带给荣府众人的。杨双双也收拾好些东西,让带回京里。
黛玉这一走,过年更是萧索了,只得一家三口,林如海和明希都是话少之人,是以这个年饭吃得颇有些冷清。
过了年杨双双又忙了起来,和众位贵妇、夫人应酬起来。
明希一向跟着的那位郑氏大儒,被请进了甄家族学。杨双双便找了亲家甄大太太谢氏,让明希去了甄家族学搭馆念书。
过完元宵,明希便又照常去甄府上起学来。
到了三月杨双双空下来,想起杨五姐儿,她身子应也沉了起来,不好出门,便让晓风备了礼物,上门探望。
杨五姐儿见她来,喜出兴望,在园子里宴请她。正是当日她与周鸿金陵初会的那处,今年气候更暖一些,庭前的梨花也三三两两开了,想起去年梨花庭院酒尊前,她与五姐儿说话时,时时走神。
杨五姐儿身子沉了,精神不济,杨双双兴致也不高,便早早散了。
杨双双不到申时就回了家,谁知她回家还没有一刻钟,明希竟然也回了,她奇道:“你怎么没去上学,可是出了什么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