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双双人虽没来,却备了一份厚礼,大红礼单上还写道:琴韵谱成同梦语,灯花笑对含羞人。
宝钗默念了一遍,面色微红,收了起来。
姐妹们在一起说了会儿话,外间就有人催妆了,宝钗见姐妹们脸上都是殷殷之色,母亲在一旁擦泪,也有些情动,只死死忍着,一步三回头得上了花轿。
薛姨妈泪水涟涟,众姐妹们只得宽慰于她。
薛蟠将家里的事儿都托于凤姐儿,匆匆赶着去了北静王府帮着管事料理嫁妆交接一应事务,等到晚上回家的时候,看见空荡荡的大宅子,才觉出几分伤感。
黛玉回了荣府,和杨双双说起宝钗婚礼的见闻。
她这日子病虽好了些,却也一直静养着,这会儿听了黛玉的话,才叹:“素日和宝丫头投缘,她成婚我却没去。”
黛玉听了道:“总有机会见的。”
杨双双这日子冷眼瞧着,黛玉忽得像大了几岁的人,做事情又周全又体贴,心里甚觉安慰,“你父亲若是见了你如今的模样,想是不会怪我失职了。”
此话倒勾起黛玉思乡的情结,让杨双双自责病了一场人也懈怠了,劝慰她道:“如今已经快过冬了,过了年,三四月上,你父亲只怕就要让人来接咱们了,到时候家去,可没这么多姐妹一起说话作诗了,有功夫不如多和她们一起玩去。”
这话黛玉很听得进去,一时又开朗起来,想着三日后宝钗回门,又和姐妹们商议着送她一份儿礼物。杨双双见她如此,遂放了心。
却说薛家那边,等着宝钗三日回门,没想到竟是北静王送她回来的,薛蟠看向妹妹,见她身着蹙金绣云霞翟纹的霞帔,头发挽成妇人的发饰,珠环翠饰,面带晕红,一副新嫁娘的模样,不由安了心。
进了内室,薛姨妈忙牵着她的手道:“我的儿,王爷待你可好。”
宝钗含羞道:“好。”
薛蟠凑趣:“王爷可是亲自送妹妹回来,想来定是鸾凤和鸣。”
宝钗脸更红了,跟母亲撒娇:“哥哥惯会欺负我。”
三人说了一会话,开了席,席间薛蟠道:“母亲,到日子我也要去姑苏了,你孤身一人,还是住到姨爹家去,和姨母也有个伴儿。”
薛姨妈点头道:“我也是如此想。”
宝钗道:“哥哥只管放心去,母亲这边有我。”又对薛姨妈道:“等过些日子,我接母亲到王府上住几日。”
三人说了会子话,外间说北静王来接了,这才散去。
翌日,薛蟠就收拾了东西,送了薛姨妈去荣国府,又叫了老家人看好宅子。他找了个机会跟香菱说起她身世的事儿,香菱听闻自己身世,哪有不上心的,忙求了薛蟠带上她。
到了日子,薛姨妈帮着他收拾了行李,又叫了铺子里几个老成管事的,跟着去料理,又亲自送了一行人上了去姑苏的船。
杨双双听闻薛蟠去姑苏的时候,病已经大好了,这一病月余,她竟窈窕了许多,也算因祸得福,心里却暗自遗憾,因着病了月余,本想等着宝钗出嫁的由头,和薛姨妈提燕燕的事儿,如此一来,倒又得耽搁了,她担心夜长梦多,成日在家唉声叹气。
黛玉见了劝:“太太有何烦心事,这才大好了,可小心些。”
杨双双叹道:“病得真不是时候。”
黛玉道:“太太素日里劝人倒是会说的,如今到了自己身上,却看不穿了。”
杨双双听了不由笑道:“你说的是。”她笑自己太多谨慎,因为是自己小妹的亲事,是以她分外患得患失,总想十全十美。如今听了黛玉的劝,她便放开了心思,决定找了薛姨妈单刀直入,先定下来再说。
薛姨妈如今儿女尽不在身边,正是孤寂的时候,见杨双双来探望她,眉开眼笑,询问她的身体道:“怎么病了一场,瘦成这样?真真让人心疼。”
杨双双笑道:“我一直想当个窈窕美人,却一直不瘦,如今倒是无心抽柳了。”
薛姨妈听了直笑,两人又说了会子话,杨双双开了口:“姨妈觉得我妹子如何?”
她心里正七上八下,却见薛姨妈一听就喜得合不拢嘴,原是宝钗出嫁前又怕母亲担忧哥哥婚事,才跟她透露了一些,薛姨妈其实也有这个心思,只是尤老爷是文官,她疑心秦氏想找个状元苗子做女婿,不好莽撞去提亲,听了宝钗的话,甚得心意。她和秦氏投缘,燕燕她也喜欢,乐得亲上加亲。
薛姨妈对杨双双道:“这话原是该我先说,倒被你抢了先,只有听父母之言的,你这妮子怎么做起自家妹子的主了。”
杨双双听了,这向一直提着的心才放下来,笑道:“没想到那会儿搭船竟生出如此机缘,怪道老话说,十年修得同船渡。”
薛姨妈听了道:“既如此,下次叫了你母亲,咱们正经定下来才是。”
杨双双听了这话,哪里等得下次,第二日就遣人请了秦氏到荣府,秦氏乍见了杨双双也惊道:“怎么瘦得这样厉害,前日子说你病了,你不让来看,我还以为只是微恙。”
杨燕燕和昌哥儿也一起来了,见了姐姐形容都颇为怜惜。
杨双双笑道:“哪里有这样夸张,不过脸上清瘦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