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古称云梦泽、九江,俗语中“五湖四海皆兄弟”里的五湖,排行榜首的就是洞庭湖。
洞庭因湖中心的那座洞庭山而得名。洞庭山原名“君山”,近百年前,大禹王朝开国太祖皇帝嬴霑的长子禹德宗嬴季曾游览过君山,认为“君”之字眼与自己的国君皇位有些冲突,当场要求改掉,贴身太监向来思维敏捷,灵机一动,表示所谓君乎,乃洞悉王庭一切大小事物者也,不妨就改作“洞庭”,德宗龙颜大悦,并下令君山从此改称为“洞庭山”,周遭的湖泊也都跟着被改口叫作了“洞庭湖”。
洞庭山四周环水,被洞庭湖紧密包裹在中央,整体面积不大,甚至犹比那座沈腰仙子的盈盈湖盈盈岛还要小上许多,自然风光秀丽奇绝,春赏百花异草,夏观浩瀚水洋,秋赏渔歌秋月,冬观湿地候鸟,多姿多彩,美景如画。更有传说那洞庭山浮于水上,其下有金堂数百间,神仙玉女居之,四时可闻金石丝竹之声,彻于摩崖山顶,叫人心驰神往。
山上名胜古迹众多,文化底蕴颇为深厚,有大量文人墨客围绕洞庭山之“奇”、“小”、“巧”、“幽”、“古”,或著文赋诗,或题书刻石,更有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感人爱情故事传出,真可谓是“浩气连远古,衷肠诉神州”。那位水中捞月而死的诗圣谪仙谢心然也曾在该地留下过“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洞庭山”这样的绝美千古绝唱。顶峰处有一块横七丈竖八丈的摩崖巨石,巨石上头纂刻有一副星辰云海的奇异图样,据说是某位剑道仙人修炼时以手中剑将星云之像刻绘在了上面,以供后世习剑晚辈观瞻仰视。
因洞庭一带北纳长江四口来水,南、西接众多小支流湖水汇聚,江水湖水同流,故此洞庭还有个别称,就唤作“江湖”。武林天字一号侠义道门派白龙剑窟就在这片水网星罗棋布的“江湖”里安营扎寨、称霸称雄。
白龙剑窟素来以“侠义”二字闻名于世,自该宗门创立伊始,至今已率众剿杀覆灭了数不清的武林魔道宗派,曾有人言若是没有白龙剑窟存在,那么“天下十大魔头排行榜”大概要改上一改,改成“江湖百魔谱”,言下之意再清楚不过,即若是没有正道领军门派白龙剑窟,这座天下的魔派枭雄少说要多增加十倍!
然则世人皆以为白龙剑窟以“白龙”为名,黑恶白善,扬善惩恶,该宗门内部必然也是一片互助友爱和善待人的美好景象,他们绝不会知道,那个以“白”字开头的正义扛鼎门派,暗地里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派系伐斗和权力争夺。
白龙剑窟原名“白龙剑宗”,创宗之人即首任掌门人姓龙名杨木,那位龙杨木龙宗主早年间不幸暴毙身亡,据传其在将掌门之位让给了自己的亲弟弟龙蠡后,方才安心的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龙蠡一共生有两子,长子龙正溟,次子龙正海,均是江湖上数一数二的顶尖剑修高手,因其对两名儿子的培养侧重点有所不同,一个偏重内力,一个重视剑术,故而五十年前龙蠡宣告整座武林自己要开始在洞庭山里闭关修炼以后,正溟、正海两人就开始或明或暗的争权夺势,试图独自操纵白龙剑窟,妄想做到只手遮天。这一晃眼便是五十年,自老祖宗龙蠡闭关前将剑宗之名改为“剑窟”起,这座所谓的“窟穴”便逐渐演化出了两大派系,分别是由龙蠡长子龙正溟统领的“嗔派”和次子龙正海掌管的“吟派”,两个派系勾心斗角,若干年来明枪暗箭也不知向对方投射出了多少,其中内幕之黑暗阴险,均无可与人言哉。
龙正溟并无子嗣,毕生广收天下门徒以增益嗔派的团体实力,像於浪於潮这样的外姓子弟都能有幸接触到宗门内部最为核心的功法技术,嗔派内功心法传授之普及可见一斑。龙正海全然不似兄长那般有教无类,吟派成员人数不多,但各个都是天资不凡的优秀学徒,人人注定将来都前途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不小,除了麾下弟子无不禀赋上佳外,吟派首领龙正海还培养有一个绰号“青天白日剑”的儿子龙卓,习武天赋更是人如其名般的卓越非常,一剑可令天幕开青白、大日放光,乃不可多得的武林奇才。儿子既然已此般造化绝伦,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龙正海平生最为疼爱的好孙儿龙彦更是个号称“武林千年难得一见”的剑术超级巨材。
姓龙名彦的剑窟头号大公子从前一直被认为是个天生的浪-荡无能之辈,此生难堪大任,也就是近两年时光他才逐渐被人看清了其内在的天才禀赋。此子长到十八岁都未曾练过哪怕一天的武,从十八岁父亲龙卓赠送了四名贴身剑侍给他开始,发愤图强的龙彦才算是正儿八经的开始习练剑术,随后短短两年时间,他就从一个连剑都没有碰过的纨绔子弟,摇身一变成了一名拥有五阶脱俗境大圆满、离剑仙境界仅有半步之遥的剑窟剑术顶尖大能。如此天赐造化、天生剑骨,这让本就打算等自己百年以后将吟派首领之位让予亲儿子龙卓的龙正海甚感欣慰,他和自己的亲哥哥龙正溟斗了足足半个世纪,想必这场斗术与斗气的“吟嗔之争”,将来多半要由自己的儿子龙卓或是孙子龙彦的胜利彻底宣告结束了。
冬季里,整座江湖湖心洞庭山皆被白雪茫茫覆盖,乘舟远远观去,大有“遥望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