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赘婿> 第九七二章 弥散人间光与雾(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七二章 弥散人间光与雾(六)(1 / 5)

“……手上的伤已经给你包扎好了,你不要乱动,有些吃的要忌口,比如……伤口保持干净,金疮药三日一换,如果要洗澡,不要让脏水碰到,碰到了很麻烦,可能会死……说了,不要碰伤口……”

下午的阳光还显得有些耀眼,成都城北面主体尚未完工的大演武场附属场馆内,数百人正聚集在这里围观“天下第一比武大会”第一轮选拔。

古往今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也决定社会面貌。虽然说起来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也有着不少令人津津乐道的大事、盛事,但从数千年前至于武朝,精英体制的本质不曾改变,人们说起一个社会如何,有着怎样的成就,主要谈论的是不到百分之五的上层人士的面貌,等而下之的底层,其实从来不存在意义。

武朝的过往重文轻武,虽然三教九流、绿林走卒一直存在,但真要说起让他们的存在具体化了的,许多的理由还是得归于这些年来的竹记说书人——虽然他们实际上不可能覆盖整个天下,但他们说的故事经典,其他的说书人也就纷纷模仿。

这十余年的过程之后,有关于江湖、绿林的概念,才在一部分人的心中相对具体地确立了起来,甚至于不少原本的练武人士,对自己的自觉,也不过是跟人练个防身的“把式”,待到听了说书故事之后,才大概明白天下有个“绿林”,有个“江湖”。

这样的称呼,让他们自觉有个身份。

在二十年前的过往,所谓御拳馆的周侗,在普通人眼中也不过是个把式打得好的拳师罢了,许多乡下武者也不会听说他的名字,只有当习武到了一定层次,才会渐渐地听说什么圣公、什么云龙九现,这才渐渐进入绿林的圈子,而这个绿林,实际上,也是概念并不清晰的挺小的一圈人。

是竹记令得周侗人人皆知,也是宁毅通过竹记将前来自杀自己的各种匪徒统一成了“绿林”。过去的绿林比武,最多是十几、几十人的见证,人们在小范围内比武、厮杀、交流,更多时候的聚集只是为了杀人抢劫“做买卖”,这些比武也不会落入说书人的口中被各种流传。

对于习武者而言,过去官方认可的最大盛事是武举,它几年一次,民众其实也并不关心,并且流传后世的史料当中,绝大部分都不会记录武举状元的名字。相对于人们对文状元的追捧,武状元基本都没什么名气与地位。

成都的“天下第一比武大会”,如今算是史无前例的“绿林”盛会了,而在竹记说书的基础上,不少人也对其产生了各种联想——过去华夏军对内开过这样的大会,那都是军方比武,这一次才终于对全天下开放。而在这段时间里,竹记的部分宣传人员,也都像模像样地整理出了这天下武林部分成名者的故事与外号,将成都城内的气氛炒的龙争虎斗一般,好事百姓有空时,便不免过来瞅上一眼。

华夏军击溃西路军是四月底,考虑到与天下各方路途遥远,消息传递、人们赶过来还要耗时间,前期还只是雷声大雨点小的炒作。六月开始做初轮选拔,也就是让先到、先报名的武者进行第一轮比试积累胜绩,让裁判验验他们的成色,竹记说书者多编点故事,等到七月里人来得差不多,再截止报名进入下一轮。

到那个时候,天下众人云集成都,文化精英可以去报纸上吵架,俗气一点的可以看比武打斗、到运动会上嘶吼狂欢,还可以通过游行参观女真战俘、彰显华夏军武力,此时私下底各方第一轮的商业合作基本敲定,共同发财、皆大欢喜;而在这个氛围里,人大成立,华夏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大家共同见证,合法有效,普天同庆——这是整个大局的基本逻辑。

当然,由于来的人还不算多,这一开始的淘汰赛,观众在前几日的热度后,也算不得非常多。倒是如今贴在场馆外长棚里,带了名字、外号、战绩的各种高手画像,每日里都要引得大量人群关注,而在附近酒楼茶肆中聚集的人们,往往也会绘声绘色地说起某某高手的传闻:

“这XXX外号XXX,你们知道是怎样得来的吗……”

“这XX与XXX三年前曾在XX比武,当时只有XX在场作为见证……”

又或者是:

“你们知道陆陀吗?”

“这个榜单,华夏军故意的,要说当今的天下第一,大概有五个人可以参与争夺,当中可能最厉害的一个,你们知道那宁先生血手人屠的名声从何得来……”

“却说那林宗吾在华夏军这里都称他为‘穿林北腿’,为何啊?此人身形高瘦,腿功了得……”

各种各样的消息、讨论汇成热烈的气氛,丰富着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而在场馆内,年仅十四岁的少年大夫每日便只是惯例般的为一帮名叫XXX的绿林豪杰止血、治伤、叮嘱他们注意卫生。

坦白说,真要说比武,倒真是没什么好看的,他早几天还全神贯注、兴致盎然地看着那些打斗,到得最近,就完全变成了一副例行公事目光惫懒的大饼脸。

真正的武林高手,各有各的强项,而武林低手,大都菜得一塌糊涂。对于见多了红提、西瓜、杜杀这个级别出手、又在战阵之上磨砺了一两年的宁忌而言,眼前的擂台比武看多了,委实有点别扭难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