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是个农业大国,出去打工成为获取财富的重要手段,这个现象很普遍,累累巴巴的忙活一年,还不够在外打工两个月的收入。所以,都不愿意去种粮。
土地大量荒废,必然造成粮价上涨,蝴蝶效应的影响下,带动其他行业的物价攀升,用不了几年,通货膨胀的后果就会显现出来。盛卫国不太懂经济,却也能看到土地荒废的所造成的社会问题。
盛卫国看着随时准备答话的叶致远,“你们是个比较发达的地区,对刚才几位老人家提出的土地闲置,想想办法,拿出一笔资金来,在一些地方试点,找出一条土地生金的路子,就像这个运河村,我想找出一条新路并不难。”
叶致远很快回答,“您提到的这个问题,我们正在探索,盐湖已经有了试点,他们引进一种精品水稻,今年已经摆上百姓的餐桌,虽然价格比传统大米贵了近一倍,也是供不应求。”
盛卫国眼睛一亮,“看来你并未只顾工业,这是一条很好的思路,我看可以让其他地区借鉴一下。”
时间不知不觉的到了中午,高村长邀请留下吃饭,盛卫国爽快的答应了下来。
运河村的小饭馆,飘出阵阵香气,盛卫国才感到自己饿了,房间坐不下这么多人,高守成在外面临时搭了几张桌子,魏东敏吃了一口,“味道一样呀。”
他说的声音较小,也让坐在他边上的韩成麟听到了,心中一动,觉得好像抓住了什么,他靠过头去,悄悄的问,“魏大秘,您来过我们这里呀。”
魏东敏忙掩饰,“没有来过,是在一个朋友家吃到过这种味道,很不错,我就记下了。”
看到魏东敏眼神中面显的紧张,韩成麟有数了,原来盛卫国突然莅临,是有不为人知的私事呀。他很想问问魏东敏,这是很好接近盛卫国的机会,看到他埋头吃饭,想起他紧张的眼神,韩成麟按下激动之心。既然是私,定不会让外人知道,旋收起打探的心事,匆忙着往嘴里扒饭,别等大家吃完,自己还没吃饱,多冤
(本章未完,请翻页)
。
吃饭间,高守成说了,他们村有现在这样的变化,都是小先生帮忙给解决的,叶致远奇怪的问道,“哪个小先生?”
高村长说,“他是从京都来的记者。”
盛卫国怕叶致远继续追问,“我们快点吃吧,别打扰乡亲们午休。”
盛卫国没让上酒,饭就吃得比较快,吃完饭,魏东敏拿出二百元,交到了收银台,惊诧的小女孩还没有反应过来,他已匆匆的出了门。
他一交钱不要紧,一阵忙活,带了钱的还好点,没带钱的占多数,这些主事一方的人已经记不清,最后一次在兜里放钱是什么时候了。
带了秘书的还好办点,没有秘书的就低声告诉高村长,钱马上就会送到,高守成哪里肯要。仰视人物都交了,谁敢不交。
午休完,下午听了安城的汇报,对于提出的交通方面的困难,扶贫无息贷款额度较低等问题,叶致远都给予了肯定的答复。
接着去了名人故居,又去了抗倭烈士陵园敬献了花圈,叶致远想,这下该走了吧,他的心一直悬着,深恐突然冒出意外的事件,盛卫国却没有要走的迹象。
韩成麟将盛卫国一行送到宾馆,准备回去安排对一些道路管制,他想,安城的视察应该结束了,提前做好准备,别走时道路拥堵,好不容易留下的好印象毁于一旦。
他向盛卫国告辞后,急匆匆往外走,魏东敏跟了出来,到了门外,在他耳边悄悄说道,“晚上,盛总要吃你亲自做的杂鱼锅贴,人数不得超过四人。”留下呆滞的韩成麟,回了房间。
韩成麟软绵绵的到了楼下,他有太多的疑问,盛卫国为什么青睐我?为何限定四人?还有他怎么就知道自己做饭不错……。
他的浮想,被接他公文包的杨阳打断了,惊醒过来的韩成麟忙安排,“速和泽县联系,让他们尽快送些泽湖小杂鱼,晚上要用。”
杨阳觉得事情不同寻常,“老板,送到哪里?”
(本章未完,请翻页)
韩成麟步履急促,说“你亲自送到健康路,不要惊动别人。”
杨阳没多问,他想一定有重要客人去老板家吃饭,坐上车后,杨阳给泽县办公室打了电话,他的声音很急促,对方表示,马上就去办。
杨阳从后视镜看到韩成麟在闭目沉思,对司机指指健康路方向,司机就明白,老板这是要回家,在前面的路口,打了左闪,往樱花苑驶去。
韩成麟一直在想魏东敏吩咐的就餐四人,这个四人含不含盛卫国与秘书,如果含他们两个,加上自己就是三人,另一人是谁,显然让我去安排,如果不含他俩,那就得考虑叫三人。
体制内,家宴叫什么人是很有讲究的,一般都是至交,人数通常不会超过五人,在家里可以谈想法,谈对某人的看法等等,而不要去忌讳什么。如果超过五人,这就有点笼络人心的做法,这是不需要你去谈什么工作,人事安排什么的,只需要你表忠心,站稳队就可以了。这样的家宴,时间都不会太长,只要有了效果,家宴基本就算结束。
韩成麟分析了一会,他觉得,盛卫国的意图只